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 >> 正文 >> 正文

科技创新背后的故事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17-10-27
新邮首发

昨天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纪念邮票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来自主办方的代表及社会各界的邮友们相聚一道,为《科技创新》纪念邮票共同揭幕。

邮票背后的故事

早在这套邮票图稿公布之时,许多邮友就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色彩鲜明,手法创新;而且以插画形式描绘高科技成果,也堪称新上加新,相得益彰。那么,这套邮票究竟是如何出笼的呢?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的吕锐撰写的文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套邮票诞生的前因后果吧。

突如其来的纪念邮票选题

年9月25日,一则新闻深深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我国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使用。这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远望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同德国波恩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了约10倍。可以预见,在未来20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天眼”将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

邮票作为记录国家发展和进步的载体,有义务记录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进步,经过商讨,我们决定把这一选题纳入年的发行计划之中,并报请国家邮政局审核。很快,国家邮政局批复了我们的计划,并建议我们将科技成果的范围扩大一点,以“特票纪发”的形式发行,名称就叫《科技创新》。于是,经过论证,一套5枚的内容确定了,分别是: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一号”科考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这五项内容均是我国在原创成果、战略高技术方面的重要科技成就。

中国邮政曾在年发行过一套《科技成果》的特种邮票,表现了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米水下机器人、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和2.16米天文望远镜。极具对比意义的是,经过近20年的科学探索,我国的科技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探索一号”科考船释放的“天涯”号着陆器,已成功深入到海底米的深度,较米水下机器人深潜了多米。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不仅把中国空间探测能力延伸至太阳系边缘,而且射电望远镜相对于光学望远镜能更好地获取天体超清晰结构。“神威·太湖之光”作为全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除了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学、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应用成果外,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之一”。

可以说,《科技创新》纪念邮票是《科技成果》特种邮票的升级版,也展示了我国在科技领域新的里程碑。

大海捞针一般寻觅设计者

《科技创新》纪念邮票的组稿过程比较坎坷,一共经历了两轮。

第一轮组稿是按照传统设计手法创作的,每一套方案都颇费心思。其中,有一套方案采用的是异形票形式设计的,在方形的票幅当中打上圆形齿孔,寓意“天圆地方”。

还有一套方案采用的是半出血的形式设计的,即上半部分为了表现宇宙的浩渺,采用出血的设计形式,下半部分为了表现现实的陆地,采用带有白边的设计形式。

另一套方案更为大胆,采用的是特写的形式,不追求元素的完整性,通过局部特写来突出科学原理。可以说,视角不同,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整体而言,这些设计对选题内容的表现还是不够充分,尤其是对科技不太熟悉的邮迷来说,这样表达科学原理有些晦涩难懂。

这时,领导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设计上突破一下,让科技类邮票看起来更轻松、有趣,又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适逢年亚洲邮展在广西举办,我们邮票发行部门的研发人员从南宁带回不少国外的经典邮票,通过学习英国年发行的《诺贝尔奖周年》和列支敦士登年发行的《光的游戏》等多套邮票,设计人员受到很大启发,下定决心做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于是,我们计划开始第二轮组稿,只是这次的设计师人选一时难以寻觅。我们几乎发动了所有的人脉和资源,还是没有发现一位既设计风格新锐,本人又涉猎科技类题材的设计师。

在一次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我们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杜钰凯创作的儿童科学绘本《改变世界的个科学》(英文版)。这套绘本很有意思,作者用简练概括的画面表现了深奥的科学原理,颜色运用也非常大胆,大量的对比色和互补色的应用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现代感和吸引力,具有典型的波普艺术的特点。我们还按图索骥地找到了她的个人网站,仔细研究了她的履历,发现来头更是不小,她目前就职于英国Bliink工作室,是一名动画导演和插画艺术家,她的作品侧重于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