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组织与驱动转型(咨询执业笔记)
——何伏全案咨询知名专家
为什么组织的学习能力普遍低下?现实中的团队或组织学习大多是不良的集体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组织进步,甚至对组织有破坏作用。研究发现,组织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存在于“知”与“行”的四大难点中:(1)对团队及组织学习的认识方面存在认识误区。(2)团队及组织领导的认识与能力,制约团队及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3)团队及组织学习是沟通下的学习,沟通存在着诸多主客观障碍,因此团队及组织学习本身有许多障碍。(4)团队及组织学习无法在自发状态下开展,必须在开始时有理解团队学习的要义并掌握引导技术的引导师来引导,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有效地引导团队学习的引导师十分少,也就是缺乏有效引导技术及掌握这种技术的引导师。
以上四大难点造成在现实中,不管是政界、商界,还是学界,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团体和组织少之又少,而建成终生学习型组织的更是难觅其宗。
教育培训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需求调研、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开发这三件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
团队学习法基于行动学习法,但又有所不同、有所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团队学习法是实际工作团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真刀真枪,它不仅是一种培训方式方法,更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团队学习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方法论,通过采用特定的催化流程和技术,营造平等开放的研讨氛围,激发团队智慧、集思广益解决工作问题,达成团队共识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团队学习法本质上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高度一致,都是发动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找到推动工作的办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既能发扬民主也能有效集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法。团队学习法是群众路线新时代的创新体现,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步骤清晰、工具齐备的方法论。在国有企业和大型组织中的实践表明,团队学习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工具、方法和理论。
许多人认为,只要开展团队学习就是好的,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实际上,在现实的工作与学习中开展的团队或组织学习大多都不太良好,要么浪费时间,要么效果不佳,甚至引发争斗破坏团结,不仅不能建设团队,还会破坏团队。这也是团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的一种表现。
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管理者均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甚至不知道颠覆者从何而来。“赢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不仅仅密切盯着竞争对手,还要对周围环境的风吹草动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获取最新的技术和市场的信息,不断加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组织内部持续推动变革,引领趋势以驾驭变化的环境,才能做到基业长青。如何激活组织让组织中的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是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挑战。当然,机遇与威胁并存。
企业的“企”字以“人在上”表现出来,“无人则止”,人应该是所有管理思维的起点。管理其实是从人出发最后又回到人的过程。“五步组合论”阐释了管理逻辑。“五步组合论”是:第一步是选人,“选经理人”其实是选一把手,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结果。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选好了,就是选好了符合股东要求的领头雁。第二步是“组建队伍”,一把手挑选、组建、激发和发展自己的团队。第三步是“制定战略”,一把手和团队共同制定组织的战略,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模式做。第四步是“形成竞争力”,是组织在市场环境下用什么方式与竞争对手博弈,是以技术取胜还是靠成本、规模取胜,主要是怎么做的问题。第五步是“价值创造”,是检验前四步的成果,是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无论是正循环还是逆循环。这就是从人开始又回到人的过程,背后蕴藏的所谓企业管理之“道”即是“人在上”。
将团队学习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场景就是基于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组织是由人构成的,激活组织就要激活个人和团队。面对环境的变化,不仅个体要学习,团队也要学习,组织才能进步。赋能团队,组织的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就要求组织有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组织有了学习能力,才会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措施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都能深度学习了,企业学习的速度得比环境的变化还快才能跟上或引领行业的发展。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和数据,组织该学什么,怎么学?之前的企业管理者通常会去商学院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可能涉及的学科,掌握了众多学科的知识,就真的会管理了吗?回到工作岗位该如何学以致用是企业管理者现在遇到的困难。
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多样,将可筛选和分析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有用的信息才是最关键的,而且个别人掌握这些知识和信息并不代表组织获得了相应的能力,要想组织不断提升能力,还需要团队一起学习,团队学习法应运而生,产生了持续的组织创造力,从适应到生存再到创造。
当团体在真正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快。意即心灵的转变,可以表达学习型组织的精神。通过学习,个体体悟生命的真义,重新认知这个世界,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团队学习是整个组织中的一个真实团队的学习,可以是管理团队,也可以是研发团队及项目团队,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队学习的技巧向别的团体推广,进而建立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标准。
换句话说,团队学习是一种集体的修炼,不断激发个人的能量,让集体比个人更有洞察力,避免群体迷思,最终达到团队的智慧超越个体的智慧。
个人学习提升的是个人的知识、认知和能力,但对组织的贡献难以衡量,快速变化的环境不仅仅要求个人不断提高,也要求组织整体学习和提升,团队学习根据主题使团队中每个人的知识和认知得以分享,从而提升团队对这个主题的整体认知水平,也促使团队中每个成员更多地学习和交流相关内容,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团队学习实际上是通过营造一个学习的场域,并通过参与者在其中思维不断地碰撞逐步增强场域的强度,从而产生平时的会议难以企及的效果。场域的营造需要催化师通过设计和工具层层推进,“治大国如烹小鲜”,就像添柴加火一样,火候没到的时候是熬不出美味佳肴的。其中关键的步骤在于热身活动和导入环节。热身活动的目的是将参与者融入场域中,并且经过初步的调频,让参与者暂时卸下平日的工作及生活事务,逐步敞开心扉,渐渐聚焦到讨论的主题并开始思考和预热。
导入环节分为研讨前导入和研讨开始时的导入两种,如果想取得良好的产出就需要做好研讨前导入工作,这个工作的目的是让参与者有意识地准备和深入思考,高质量的输入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输出。研讨开始时的导入则是将参与者的思考引导向一个目标产出要求,消除参与者之前对于研讨范围和主题的疑惑,更加明晰研讨的背景、原因和意义。
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每个参会人员都会有较强的参与感和拥有感,团队成员在自然、开放、坦诚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平日不善言谈的成员也会敞开心扉表达观点。通过提出问题,观点的碰撞和思维的启发不断升华,置身其中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形成。
研讨会场由最初的平静逐渐热闹起来,随着研讨的深入团队成员甚至会变得莫名的兴奋,有一种心流在团队中涌动。大家见证了一个概念或方案的形成是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惊讶和兴奋溢于言表。无论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进行的“爱的鼓励”,还是小组自发地摆出造型的合影,无不显示出一种无形的场域在这个团队形成了,场域逐步充满热情、信任和凝聚力。
“哀莫大于心死!”我们在组织中会看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为什么员工对工作失去了激情?究其根本原因,往往是员工内心的动机之火熄灭了,他们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择之前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工作。“加入一个公司,离开一个领导。”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对自己的管理者失去希望,大多数原因是员工认为自己的管理者对自己不尊重、对自己的工作不肯定,待遇不公平,未来没希望。仔细分析,大多案例是因为没有有效沟通。
团队学习是沟通下的学习,工作中有大量的沟通协调活动,这些活动如果按照团队学习的方法开展,就将大大提升沟通的充分性、有效性,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团队学习在两种状态下进行:一是集中培训下的学习;二是工作状态下的学习。
团队学习法鼓励参会人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共识后员工的参与感、成就感和拥有感比较强。员工在感受到研讨中平等开放的氛围后,受尊重、受重视的感觉得到极大提升,团队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深入了,有些之前的猜忌也自然消失了。
作为资深咨询顾问,我们观察到,在团队学习研讨过程中内向的员工平时表达很少,但一旦感觉到环境的友好就会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与平时判若两人,内心对集体和组织非常热爱。
团队学习的一些热身活动和游戏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更多地互动,加入了评比和比拼环节让参与者对团队的荣誉感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