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医疗领域管理项目,近日突破性荣膺中国管理科学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科学技术大奖——“第七届管理科学奖”。
记者获悉,医院管理研究所高解春团队开展的“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研究和推广应用实践”项目获“实践类管理科学奖”,这也是本医院管理项目。医疗管理创新,将公平同质医疗传递给更多病家,以此改变无数家庭的命运。
将成熟的mdt医学服务模式推广至全国
何为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专家解释:在我国,曾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诊疗围着医生转,忙坏了病人。而mdt模式扭转了这一状况,在国际上近十年来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医学服务模式。这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某种特定的疾病,以多学科团队为依托,制订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遗憾的是,医院缺乏对mdt管理模式的共识、缺少可复制推广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实践举步维艰,发展参差不齐。面对这一状况,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领衔开展“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管理模式”课题,医院内在管理元素解构,勾勒医院的mdt管理制度和规范,医院达到稳定高水平的疾病诊治水平。
团队经过五年多系统、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创建了全国首个mdt管理模型;首次确立mdt四大管理要素,并开创性提医院的mdt组织管理模式,兼顾不同医院的特征,将研究成果实医院的日常医疗管理中,医院共识度高,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规范、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
普及38家医院,更优疗效受益病家两万余人
团队研究发现:规范开展mdt,有利于建立公平有序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流程,大大提升病人的获得感。高解春解释,模式改变过去复杂疾医院或医院各个科室,多次挂号、反复陈述病情求医的现象,以“一站式”就诊流程,让病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不同专业专家量身定做诊治方案。
实践证明,mdt诊疗模下式的病人满意度高于普通门诊病人满意度。项目开展的全国位病人调研显示,85%的mdt病人认为,相较传统门诊,mdt门诊就医比较满意、非常满意,70%左右的受访者愿意将mdt推荐给自己的亲友。
规范开展mdt更能提升重大疾病的诊疗效果。团队还发现,mdt对于改善病种(如恶性肿瘤)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相关mdt手术根治切除率上升,术后复发率下降,生存率显著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病人总体治疗成本,缩减了医疗资源耗费量。来自医院统计显示,肺癌经mdt规范化治疗1年生存率95%,3年生存率85%;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43.2%;胶质母细胞瘤经mdt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为17%,mdt规范治疗在改善病人生存率、提升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疗效。
5年来,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24个省市共计38医院医院得以应用实践,指导了多个mdt门诊规范化开展,受益病人两万余人次,覆盖国内外高发病率的多个癌种,以及诊断治疗困难、疾病负担较重的感染性疾病、终末性心脏病、白血病、血友病、罕见病等。推广应用期间,病家体验及生存质量普遍得到了极大提升。
高解春最后表示,“课题组在全国同行的共同帮助下,已逐步将5年前的目标化为现实。mdt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实践,使医院医疗服务供给更加公平同质,医院加快转变医疗服务供给模式的步伐。最终让病家从中获益。”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