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历史 >> 正文 >> 正文

生产现场的可视化是管理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10/12
白癜风专家百姓放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1229/4546776.html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曾经说过,“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那么,怎样让员工以最好的方法工作呢?

一是管理人员给出最好方法-操作指导书,让员工学习之后按部就班地去做。二是让优秀员工自我发展,先知先觉的创造方法去做,最终科学总结形成最好方法-操作指导书。

这似乎听起来,有那么点意思!但管理人员怎么知道员工是不是,就按照这种所谓的最好方法在干呢?

我们知道管理说穿了的大实话就是管人和管事。

人做得好不好,你是不可能一直盯着他的,于是乎,我们就有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效率管理,每天结束后,看员工的效率是不是符合起初设定的目标要求,效率高的,奖金高;反之则少,从而实现对人的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

同样,以质量结果为导向,看他的加工质量如何,如果出现次品,则停机来分析整个加工过程,是哪个环节出错,是程序问题,还是加工的工装或者是测量方法不对所导致的问题,从而来找出根本原因,加以改善。

总之,不管是管人还是管事,都是在生产产生结果之后,再来进行“复牌”的管理。让人听起来有点“马后炮”的感觉。

那么有没有办法进行过程管理,从而提前干预呢?

有!管理人员有每天的定点巡查管理,有现场的过程审核,来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指导书在工作?记录并纠正员工正在进行的偏差。对于大的系统性的问题,可能还要立项采用鱼骨图或4Q等工具来进行分析,并加以改善,从而达成偏差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似乎听起来也不错哦!

但是否会存在,管理人员不在现场,员工就可能偏离最好的工作方法-工作指导书来进行工作呢?不排除没有。

一种可视化的工具来进行现场的不间断的管控是我们迫切的首选。

那么,我们管控什么呢?

人机料法是我们的管控首选。

员工是否一直在工作?如果该员工请假,是否有合乎资质的员工马上可以代替其岗位?他的行走轨迹是否合理?现有的室内定位系统辅助定位手表,可以辅助员工实现。

机器是否能达到加工所具备的状态,每天机床的点检是否做过,切削运行所使用的参数是否合理,转速、进给率、切削深度等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西门子等大多数控机床的PLC数据都可抓取后集成分析,或主轴安装智能电表可以监控机床运行状态,甚至可以提前预警机床的主要备件何时更换,才能保持最好的使用状态。

物料是否能及时到位,不致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转,甚至停机待料。放在线边超市的物料是否做好标志,好让员工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就是下一个需要加工的物料。所需要使用的刀具、工装和吊运辅助工具是否很快就能获取到?定位标签辅助实现。

加工的方法是否合理,我们可以采用三维的操作指导书-视频来代替传统的纸质指导书,引导员工的每一个动作。用绿色和红色指示灯来显示员工的动作是否正确。

于是乎,人机料法的所有状态都会集成到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了解到现场的状态,一切尽在掌握。可以做到随时的管理干预,把偏差消除在萌芽之中,从而实现真正的管理,让员工以最好的方法去干。

因此,生产管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生产现场的可视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