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做提升员工绩效方面的项目,我就专门到图书馆借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年)一书。没想到自己一打开书,就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了它。真的被泰勒经过自己30多年的一线实践所形成的宏大而缜密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理论所吸引,他真无愧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立意之高,思想之细,实践之巧深深地震撼了我,完全改变了自己以往通过其它介绍对其所知甚寡时的所有偏面而简单的误解。这里想把自己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二。
读书笔记
实例:伯利恒钢铁公司搬运生铁
伯利恒钢铁公司有5座高炉,高炉的产品一直都是由一具生铁搬运小组搬运,75名工人,具有一般水平,由一个工长带领,工长本人也是一名搬运工。小组平均每天每人搬运12.5长吨生铁。
第一,确认一天适当的工作定额。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惊喜地发现,头等生铁搬运工一天应该能搬运47-48长吨生铁,而不是12.5长吨。
计算过程
(1)实验表明,存在以下规律:一名最优秀的适合从事这种工作的工人,一天中只有42%的时间有负荷,而其他58%的时间则必然没有负荷。
(2)一名工人把堆在料场的生铁搬上停靠在货堆边轨道上的一节车皮,正常情况下,其搬运量应该达到47.5长吨。
47.5长吨相当于,磅生铁。
以每块生铁92磅计,每天折合块生铁。
一天中,42%有负荷,相当于分钟乘以0.42,即分钟。
有负荷的分钟除以块生铁,等于每块生铁有负荷的时间是0.22分钟。
一名生铁搬运工走动的平均速度是0.分钟/步。生铁堆距离车皮平均为36英尺。何况,多数生铁搬运工是搬着生铁一路小跑到达斜坡的。放下生铁,又跑下斜板。所以,在实际援过程中,许多工人比上述提供的数字还要快。式作每搬运10-20块生铁后,就会让其休息一下—一般坐下休息,休息时间不包含在工人从车皮返回生铁堆的时间。许多对工人能搬运这些货重量生铁持怀疑太度的人没有认识到,当工人空手返回时,完全没有负荷,其间,他们的肌肉就有了削除疲劳的机会。应该注意到,生铁堆距离车皮平均为36英尺。这些工人在一天的走动中,8英里是有负荷的,8英里是没能负荷的。任何对这些数字感兴趣的人,都可用各种方法对它们通过乘法或除尘作换算,将会看到,上述所有事实都准确无误。
第二,科学地选择工人。
科学管理制度下,在与工人交流时,有一个硬性规定:每次只与一个工人交流,目的在于尽可能把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最大限度,并为其带来最大的财富(也防止人多口杂,意见不一)。
泰勒的研究小组对75名工人进行三到四天观察,最后选择了4名工人,他们在体力上是适合的,之后,又仔细分析了他们中每个工人的背景阅历,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和志向,最后我们选了一位最适合的,他爱财如命的施密特。从“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开始与这名工人进行交流,引导其对一天挣1.85美元,而不是1.15美元的认同。
进而,让他按照老师的吩咐行事,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就行。这样,一整天都按照规定的间歇。老师拿着秒表,站在他面前,告诉他:“现在搬起生铁,移动。现在坐下,休息”之类指令。到下班时间,他已把47.5长吨的生铁搬上了火车。
第三,对选出来的工人进行培训
一个接一个地工人被挑选出来,加以培训,按照每天47.5长吨的速度搬运生铁,直到全部工人的生铁搬运速度都达到这个标准。而这些工人就比周围的工人多得了60%的工资。(P31-37)
搬运生铁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劳动,但泰勒经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即使那些十分胜任这项工作的工人也无法理解其中的管理原理,也无法按照这些原则去操作,除非一位比他受过更好培训的人帮助他。进一步的例证将表现,对几乎所有的机械工艺,存在于每个工人操作背后的科学是如此之深奥,以至于十分胜任这些工作的工人也不可能(缺乏培训或智商不高)领会其中的奥妙,也不可能领会这一科学的一般原则。”P30
实例:桑福德E.汤普森的拣钢珠动作和时间研究
工作背景:
美国最大的自行车钢珠制造厂,泰勒参加了这个工厂的组织建设工作。在实施组织重构之前,公司已按照通常白班制度运行了8-10年,这里有名年轻的女工在检验钢珠,她们都是“老手”,精通业务。
她们每天工作10.5个小时,周六休息半天。她们的工作是:把一排磨圆的小钢珠放在左手的手背上,在两个紧挨在一起的手指缝之间,让小钢珠来回滚动,在强光的照射下仔细检查这些钢珠,借助右手拿住的磁铁,拣出有缺陷的钢珠,并把它们扔进一个专门的盒子里。要检查出的缺陷有四种:有凹痕、硬度不够、有擦痕以及有裂纹。这些缺陷均非常细微,以至于若不对这项工作进行特殊的训练,肉眼很难看出。因此,注意力要非常集中,从而,哪怕她们的座位非常舒适,在体力上不致劳累,也要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