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亚强谈精益
来源
亚强谈精益
全文总计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
标准工时方法源起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历经制造业打磨,沉淀于在工业工程学科中的作业测定板块的时间研究,是制造业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的最核心工具。
01
标准工时内涵
1、时间研究本意是对企业任何一项工作通过作业分析研究,测定时间刻度的过程,通过时间来评价好坏,而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停留于现场员工作业的时间研究,真正的时间研究是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项工作内容。
2、任何一个人或一项工作在时间方面的分割为三部分:对顾客有价值的时间内容,对客户无价值但必要的工作时间,完全是浪费的工作内容。通过时间研究测定,提升价值工作占比,消除浪费。
02
标准工时看法
1、日系版认为:时间分析应选择保证产品安全质量前提下,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工作时间,设定为标准工时,或大家所理解的标杆工时,设计工时。通过现场的改善,消除异常,向标杆学习,靠近,缩短差距时间。而缩短时间差距的过程则是消除浪费的过程,这正是精益的本因,消除浪费。
2、美系版认为:时间分析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前提下,还需要保证人性化作业,于是新增了宽放系数、评比系数,让时间研究更加科学化。以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下的合理作业时间为标准时间,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员工达成标准要求。在标准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改善,标准的迭代,不是重点,而是人性化管理下的标准工作管理。
3、国内企业观点很多:一些人认为,标准工时只是数据分析手段,浪费时间,没有实际性作用;也有人认为,标准工时是精益工程师改善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建立标准工时体系方法应该完全按照教科书内容一步步往下走,否则不科学;也有人讲标准工时是企业成熟后才会考虑的工具,前期不需要,等等观点。于是标准工时的计算规则在不同的企业不同,比如在评比系数、宽放系数基础上增加利用率系数,或只有宽放系数等等。
03
精益和标准工时关联
1、精益是面向客户增值,消除浪费的过程,标准工时则通过时间数据将浪费显现化,暴露浪费的程度,状态。精益中流行一句话:库存是万恶之源,降低库存水位线则会暴露企业经营的各类问题。水位线在日系用时间衡量,降低库存天数是改善的方向,即暴露问题的方向。而一些企业以库存金额降低为导向,短期有效,长期不科学。
2、精益是面向客户拉动柔性生产的过程,标准工时则是客户节拍,计划节拍,实际节拍的衔接的源头,没有岗位的标准工时,产品标准工时,产线CT时间,企业则只能停留在经验大锅饭阶段。节拍化生产三阶段:历经经验数据排产,在到按产品节拍排产,最终达成产线节拍化生产,一步步实现拉动生产。
3、精益是经营战略走向,管理科学化过程,要想避免出现拍脑袋、个人英雄主义、一言堂出现,决策须数据化、透明化。数据化是标准工时多维度应用过程的结果,用数据判断好和坏,用数据决策那个方案。数据化、透明化是企业管理的方向和目标,而要想做到数据说话,则必须具备时间研究的意识和方法。
04
精益人落地之道
1、优秀的企业沉淀形成自我的一套精益体系,有名气的几十个,该模仿那个,每个人来自不同体系,内部又该如何说服彼此。精益人工作落地过程一大半时间消耗在沟通战术上,疲惫不堪。
任何一个体系各有优点,我们不能否认别人的成功,但落地的是本企业,论百家之长,不如回归科学管理之初,时间研究之标准工时落地,立精益管理之基,以基向上,结合企业具体问题,解决过程所融合的方法则为适合本企业的方法论。
2、立足现场,通过时间研究,现场改善为起点,延伸至物料配送、布局规划、人员技能、标准作业、节拍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进一步提升至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产销管理等,最终上升至运营管理、经营管理。每一项工作以数据分析始末,以现场的定性的变化、数据的定量变化,体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3.时间不可逆,时间都相识,用好时间这个定量工具,用透彻时间研究,那么精益的任何一项工作落地有了目标,有了量化的工具,顺势则可落地。说服上司认可时间研究,则用数据说话吧。
最后,很多领导、精益人已经听烦了标准工时,用烦了标准工时,追溯根源会发现,懂得但不落地,落地但不变革,重复的重复有可能是一事无成,也有可能是形成自我的一套体系,区别是这重复的时间里思考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时间研究是所有精益工具方法的核心点,是企业精益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生产计划难以执行?标准工时如何设定?
来看看这家企业!
走进隐形冠军企业——大明传动
5月13-14日,2天1晚
看大明是如何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精益企业的
如何做到每年人工效率提升约50%以上的?
如何做到按订单生产+看板拉动的?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课程详情并报名
文章编辑:Blan
投稿方式:wangyj
bnchmarklan.cn由于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