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 >> 正文 >> 正文

隐姓埋名28年,他为中国核事业奉献一生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12/26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702.html

在绵阳城区人民公园内,邓稼先塑像安放在显眼的位置。

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技术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祖国的核武器发展事业,他隐姓埋名28年,在绵阳梓潼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14年。

年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历任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被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在一次实验中,邓稼先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曾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胥江文/图

从小立志学好科技知识报效祖国

邓稼先(—),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书香门第。邓稼先从小就有爱国情怀。13岁时,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那时,日本宪兵队规定,凡是中国老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必须向“皇军”行鞠躬礼。中国的国土虽然沦陷,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不可辱。血气方刚的邓稼先怒火中烧,他每天上下学,宁肯绕路走,也不在日本强盗面前弯腰。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余正道介绍,年,北平市伪政府强迫市民和学生为“庆祝皇军胜利”举行游行和庆祝会,邓稼先所在学校也被迫组织学生参加活动。邓稼先一腔怒火,撕毁了手中的纸旗,并恨恨地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邓稼先这一举止被日伪安插在学生中的狗腿子发现并告发。特务找到校长,要校长交出这名学生。校长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后来,校长找到邓稼先的父亲,告诉他邓稼先已被人盯上,迟早会出危险的,劝他赶紧想办法让邓稼先离开这里。

无可奈何之下,父亲只得同意把儿子送到外地。临行前,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但谁也吃不下去。父亲坐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以从没有过的眼光看着邓稼先,很久才坚定地说:“稼儿,你还年轻,正是学知识的时候。你出去之后,不要像我一样学文,学文对国家有多大用处呢?你一定要学科学。我们国家落后、贫穷,受人侵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科学技术不如人,只有掌握了科学,才能对国家有用啊。”

父亲的话深深印在邓稼先脑海里。就这样,16岁的他离开了北京,开始了新的求学历程。他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学成归国潜心研究原子弹理论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的志向,邓稼先于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次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余正道翻阅着相关资料,整理着思绪,仿佛走进了邓稼先当年的学习生活中。

取得学位后,这位只有26岁的物理学博士立刻准备行装回国。在此之前,普渡大学物理系的德尔哈尔教授有意带他到英国去继续深造。去英国的路,将使他站在物理学发展前沿,并且为摘取科学桂冠提供现实可能。这对有志于科学事业的青年,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召唤。但是,邓稼先没有丝毫犹豫,婉言辞谢了这位名教授的好意。年8月29日,也就是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邓稼先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带了一口压力饭锅送给母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8年间,邓稼先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他在彭桓武教授的领导下与一批青年伙伴专心搞研究。他单独或分别与于敏、何祚庥、徐建铭等合作,在年到年的《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了《关于氢二核之光致蜕变》《辐射损伤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为我国原子核理论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年,29岁的邓稼先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比邓稼先小4岁,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专长神经解剖学。解放前,邓稼先在担任助教的时候,就给当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读书的许鹿希上过物理课。除了师生关系以外,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蜇教授和许鹿希的父亲许德珩教授是相识几十年的老朋友。结婚后,邓稼先的家庭生活非常安定幸福。

隐姓埋名白手起家研制“争气弹”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卫严格的深院和大漠戈壁。”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科长王仕春提供的资料记载,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告诉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庭和孩子。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辘辘。邓稼先从岳父那里得到的粮票,都用来买饼干等干粮,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搞研究。

邓稼先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很多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余正道根据资料介绍说,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邓稼先的工作地点不是在秘密科研院所,就是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仅两年零八个月后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在研究出原子弹基础上最快研究出氢弹的纪录。”

以身报国不幸受到核辐射患癌去世

“邓稼先对工作极端负责,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总是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王仕春介绍,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许鹿希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经过检查,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浸入了放射物。但是,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尽管如此,在步履艰难之时,他仍然坚持亲自装雷管,并命令周围的人不许接近危险。年,邓稼先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工作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料整理)

本文来源:绵阳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4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