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 >> 正文 >> 正文

你也许收藏了那120条语录摘抄,却并没能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17-9-24

去年买了一份《银带》中文版众筹,得到一本附赠的凯文·凯利最新作品《必然》。《必然》满纸是KK对液态化新世界的点解,《银带》则是他主创的漫画,5斤重,厚重的像块青石板。画风唯美又神秘,感觉他想在生生不息的信息流长河里埋藏一块篆刻着元信息的美索不达米亚泥石板,又好像“先驱者”号太空探测器里放置的金属板,携带着人类信息飞出太阳系。这个从嬉皮士年代就沉浸在科技流水中的信使,这次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网上已经流传《必然》的条语录摘抄,不少科技博客作者随手引用,真好像他是教主一样。但摘抄行为就像我们小时候流行的名人名言,脱离整体,往往导致断章取义。比如,过去常有人引用黑格尔那句“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为现存事物辩护,殊不知黑格尔原著中紧接此句的下一句话就是“凡是存在的也都是不合理的”(完整逻辑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自身的肯定与否定,二者的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超越自身,是为“辩证”)。所以本文我不打算拘泥于小细节,而试图从整体思想脉络来把握之。

一、不再包罗万象,唯在意你的生活

KK最著名的作品《失控》洋洋洒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昔追地球起源,往继产业兴替。不仅讲信息技术,还非常“及物”——可以从蒸汽机、自动驾驶系统、海军炮台动力机制里发掘智慧,可以纵论登月计划、生物科学直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包协作……我称之为具有相当的唯物主义基础。相比之下,《必然》则围绕个人在信息流世界的生活方式展开。屏读、分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这些都是章节的名字,乍一看像在描述一个新媒体+社交产品。看似离开了物质生产基础,其实不然。

此书一开始就交代未来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将被“知化”。物联网就是如此,所有物体都在上传自己的数据、接入智能流。不能产生数据、不能与环境互动的物件都会被人看作“坏掉”的物件。

另一位数字生活教父尼葛洛庞帝曾感慨连马桶都比电脑更智能化——马桶能感知用户有没有靠近、要不要冲水。可是你在电脑面前坐一天,它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以后这些都会变化。KK延续了之前著作一直强调的蜂巢思维、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理念和“科技想要什么”的内在逻辑分析,指出新的科技-生活方式刚刚形成,万物都将知化,在《银带》里则体现为万物有“灵”——新的人类将会控制机器的灵魂。你的电脑将识别你的到来,你的桌椅将自动为你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不过这些不重要,只是些方便和享受而已,重要的是软件吃掉一切,数据吃掉一切。智能流将像电流一样悄然围绕我们,支持我们。

我们将如何生活?

如果我们像产品经理构想用户场景一样,描摹一个虚拟的新人,这个人将是这样的:他永远是菜鸟,不断升级软件,也不断升级自己的知识。他的工作节奏变了,以日清模式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信息不再以文件夹的方式整理(所以云笔记代替了资源管理器),工作任务也不再像等待整理的箱子,而像流水一样从他面前飘过。他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却乐于通过标签、收藏、







































中科白癜风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