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开始学习交流陈春花老师《经营的本质》
学习摘录
陈春花寄语
经营的四个基本元素:顾客价值、成本、规模、赢利;使四个元素在经营上有价值,成为这本书延展开来的主线。核心在如何理解这四个元素,理解顾客价值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理解成本不是“最小”而是“合理”,理解规模不是“最大”而是“有效”,理解赢利为“有人性关怀的赢利”。创新是基础逻辑。
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来做,管理是把事做对。
曾经看过一位作家的书,谈到“经济学是个悲哀的学问,你必须满含眼泪才能学懂它”,借助曼坤所说的理解是——“经济”是要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经营”是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大的附加价值,再用这个附加价值去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总序——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动
管理理论源于实践研究。管理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中国管理学领域更多的需要启蒙、学习,将西方管理理论传递给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无论是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尝试着新的管理理论。进入21世纪,管理创新理论引领变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效率从哪来?逻辑是什么?
从管理学发展阶段看:科学管理阶段,代表人物泰勒,解决劳动效率最大化问题
行政组织管理阶段,代表人物韦伯、法约尔,解决组织效率最大化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包括人际关系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代表人物福列特,解决个人效率最大化问题
说明,只要知与行合一,一定能有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贡献。
儒家:一以贯之;佛家:始于当始,止于当止,发于当发;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知与行的关系。
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动!
序:经营的本质——经营的逻辑
经营的四个基本元素:顾客价值、合理成本、有效规模、具有人性关怀的赢利。沿着这四个元素展开,就是做到对经营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回归到本质的思考,就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学习交流
开启新的学习,不忘将原来学习的内容用于实践。《管理的常识》中引导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组织结构”、“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激励”、“决策如何有效”、“什么是计划”、“什么是控制”,结语中从管理的角度告诉我们——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这些是实践、可操作的方法,相信我们通过多用、多体会,提炼更多有益于管理理论创新、管理成效提升的实践路径、理论方法。
今天开启学习交流的《经营的本质》,首先让我们从“经济”与“经营”的对比中认识到经营的意义。然后以“顾客价值”思维为前提,辩证认识引入成本、规模、赢利的概念。开启了我们对经营四个基本元素的及其延伸的重要经营活动各环节的认识旅程。
在我们实践中,对经营的认识可能更多的是指标、是任务、是市场、是现金流、是利润率………我想表达的是,认识更多的局限于“数字”、局限于“企业认知”,对“经营的价值”的认识没有更多的思考,从而也更少的去理解“经营的本质”。期待《经营的本质》为我们带来智慧,去丰富完善我们经营的逻辑、提升经营的价值。
谢谢交流学习,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1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