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原则 >> 正文 >> 正文

股票投资仓位管理,如何既简单又科学二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7/18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Tip:依次点击顶部“雪球不冷”→右上角“...”→“设为星标”,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优质文章推送。

本文是仓位管理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在此:股票投资仓位管理,如何既简单又科学?(一)

01/决定仓位高低的核心因素

完整的仓位管理,应该分4个层次,逐层规划。

仓位管理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曾说过4个层次分别是什么,此处就不重复了。

今天的文章,主要探讨解决第2个层次的问题,即:假设我们确定了总共投入10万进股市,何时应该空仓、何时可以重仓或满仓?

经典的投资书籍中,常常写着一句“至理名言”:顺势、轻仓、止损。

顺势、止损都还算容易理解,可是轻仓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我曾经很是疑惑。

假设我股票账户有10万资金,是永远都不能把10万资金全用上的意思么?那没有用上的那部分资金,我为什么不干脆就别充值进股票账户?这样不是还可以避免自己一时冲动交易就把余下的资金补仓进去了么?

还是说,轻仓指的是10万不能全用于单一某只股票?

又或者,应该分情况,有时候可以轻仓,有时候可以重仓?如果真如此,这个「有时候」是什么时候?

这其中,部分内容和第3、4个层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强关联的,但层次3和层次4要解决的是如何将总体仓位分配到个股中的实操问题,和今天要讨论的核心内容并不冲突,这些细节我们下次再聊。

今天先集中讨论总仓位控制的问题,这其实是仓位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

提前说明:我的理解方式,可能和教科书上会有很大不同,但绝对源于实战。

1、从直觉出发

其实我们直觉上很容易理解,投资实战中,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盈利的时候,我们是重仓的;亏损的时候,我们是轻仓的。而并非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时候都轻仓。

2、从目的出发

只要我们紧扣仓位控制的初衷,也不会太难理解。从原则上讲,仓位的高低,本质上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1、把握机会(高仓位);2、控制风险(低仓位)。

结合直觉与目的,我们想要的那种理想的仓位管理方式,应该是:

假设是好的机会→因为我们要把握机会→于是应该用高仓位,

假设是差的机会→因为我们要控制风险→于是应该用低仓位。

希望我没有说得太绕?……

此外,很多科班式的仓位管理公式,如凯利公式等,虽然并不能照搬用于投资实战,但从它们的公式构成中也不难发现,决定仓位高低的核心因素:其实就是投资机会的优劣。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仓位的高低,应该由投资机会的优劣决定。

假设是绝佳机会,就应该满仓,假设是极差机会,就应该空仓,中等的机会,仓位则应介于两者之间。

机械地用「轻仓」原则来控制仓位,并非最优方式。遇到难得的绝佳机会,我们都还是轻仓,那如何赚钱呢?遇到明显拿不准的机会,我们都还是重仓,那不是送钱么?

在仓位管理系列第一篇中,我们已经确定了自己该用多少钱炒股。假设我们在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用万资金用于股票投资,从这万充值进股票账户之后,理论上,除非是绝佳机会一直不出现,否则,不应该有「长期不满仓」的情况出现。

聊到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结论就跳出来了:一个投资者,假设他并没有能力(或准则)判断一个投资机会的优劣,那么他的仓位管理一定是混乱不科学的!

他的仓位管理,要么是机械化轻仓,要么是纯靠心情随意变换,要么是经常重仓,想把握每次可能赚钱的机会。

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仓位管理,似乎并不需要专门地学习!

要学习的,应该是如何去判断某个投资机会到底是好是坏,只要自己具备区分机会好坏的能力,仓位管理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没有这个能力,任何仓位管理方法或公式,对自己而言全都是空中楼阁。

上面的这个结论讲透了之后,似乎比较简单,但绝大多数人在做投资之前,其实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决定仓位的核心究竟应该是什么」。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一开始投资股票的时候本金不要太多的原因,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判断投资机会的优劣,来股市就是送钱。

02/如何提升机会判断能力

虽然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仓位管理问题,但既然聊到这儿,咱们就再往深处聊一步:在实操中,我们如何去锻炼和提升投资机会的判断能力呢?

最具实操性、进步最快的方式是:去反复的体会「预期加验证」的过程!

这里就必须再强调一下交易计划的重要性了,因为交易计划就是一个记录自己曾经的「预期」的记录本。

1、买入之前,为什么你觉得这个交易机会很好?先把原因写清楚,越详细越好,交易之后,将真实走势和自己的预期做比对,并记录好差别在哪。

2、为什么你觉得这个交易机会很差,所以没买?原因也写清楚,越详细越好,过一段时间,也将真实走势去和自己的预期做比对,并记录好差别在哪。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即便是我记录好这其中的差别了,可是我如何去总结走势不符合预期的原因呢?或者说,我怎么知道自己总结的这个原因是对是错呢?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好像很难解决,其实并非如此,解决方案是:再来多轮「预期加验证」!

接下来的操作,乍一看可能有点绕,希望你集中注意力看:

1、第一轮预期的结果出现后,你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尽力总结原因即可,而且,你不需要太过于纠结你总结的原因是对是错,你要相信自己的总结就是真理!这个总结,就是你第一轮「预期加验证」获得的收获;

2、之后,你在相信这个收获的基础上,去调整对下一个交易机会的预期,之后再来一轮「预期加验证」,又会发现走势可能符合预期,可能不符合预期,于是你又得到新的总结;

3、这个过程重复多次后,只要你真的用心,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预测成功率会不断提高,预期与结果的差别会越来越小,两者对应得上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投资进化的过程,你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

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忘了一条铁律:假设股价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向上走,而是向下,在达到你的预设止损点时,一定要果断止损!

这一条铁律,能尽可能地确保自己在有限的本金内,完成足够多次的「预期加验证」,完成足够多的进化。

在「悟道」之前,我们肯定会亏钱,反正都要亏钱,那一定要让这些钱亏得物超所值才行,而这个「预期加验证」的过程,就是亏钱最物超所值的地方。如果钱亏了,什么经验都没总结到,什么进化都没取得,这钱不是白花了么?

这个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做,自己的进化只能自己获得,即便我的文章中曾讲过「何为我认为的好机会」,但我的思考并不代表你的思考,我的交易并不代表你的交易。

当然,你在总结原因的过程中,是可以学习过来人的方法思路的,看看他们对将来的行情是怎么预期的,他们对自己的交易总结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这个分析过程,其实就应该是你看别人文章的最核心目的。而别人文章中说的投资标的名称,并不应该成为你看文章的重点。

此外,还有一个技巧是,自己可以试试用模拟炒股软件,因为它可以代替真实交易,让自己不花钱就体验多次「预期加验证」的过程,但模拟炒股的缺点在于:因为你没有实际投入真金白银,你潜意识里会不太在意这个过程。

但假设你能认真对待模拟炒股,不放弃应该重视的规则,比如按规则入场、果断止损等,把它们当做真实交易一样,该做的计划和总结一个不落下,这其实是个很好的不花钱就进步的好方法。

此外,关于总体仓位的控制,可以结合我另一篇文章来思考,会更有帮助。→仓位高低,到底该由什么决定?

……

若有启发,可给点小费,或者,点个在看/转发可好?

雪球不冷

啧啧,辛苦了,来根火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yz/1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