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作者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你读书很多,却感觉用不上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17-12-11

和静姐一起开办静时光读书会,已经两年多了,真切地发现,身边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了,关于读书的问题,同样多起来。最常遇到的问题,是读了这么多的书,却感觉没有记住多少,总感觉用不上。

是的,人们会对读书寄予厚望,或者对读书人寄予厚望,也确实这样,读书,应当知道的更多,能力也应当更强。在读书与优秀之间,并不是直接相通,而是有着一条必经之路,若非如此,可能读了很多书,到写作、沟通、做事的时候,看着满墙的书,心里却满是无助感?

原因在哪里呢?

一、阅读的维度没有展开

这个维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

我们常会听一句话,“我读书吧,读得不好,太杂了!”其实,这是一个自谦的话,读书就应当广泛涉猎,只读一种书,不会有太多成长。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助手,或者说是合伙人。他写的书,叫做格栅理念,他会从数学、财务、管理、人文、自然科学、进化论等等多种学科来分析投资,这是一个一天不看书就觉得不舒服的高手。当然,巴菲特也是阅读量巨大,两人合作,把伯克希尔的股价推升到了每股22万美元的高度。

需要说的是,阅读,不全是拼数量,还有一个关键,是阅读的深度,也就是对于一本书的理解。同样是读一本书,有人收获寥寥,有人却能从中品悟人生。比如《道德经》,总共只有81章,五千来字,却有那多么人从中悟道,有人只是有背下来,背诵与理解,有着巨大区别。

对于《道德经》的阅读,是绝对不能速读的,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验,联系到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方法,还要阅读一些高手的讲解,比如冯友兰、王蒙、南怀瑾、林语堂等等,看得多了,才会从中生发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看了一本书,却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为了记住作者的一些言语,真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深度,正是自己的理解程度。

二、阅读的方法过于单一

阅读,不只是看一遍那么简单,进行朗诵也不足够,要想在书中获得足够多的收获,需要使用必要的阅读理念与工具。即使是我们常说的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也不是几个简单的行为。

先说眼到,表面上,是要把每一个字都看到,实际上,从眼球的结构来说,视线是很难走直线和被控制的,我们读着读着,视线就散了。所以,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的发明人)提出了手指跟读的方法,这样,可以使阅读的效率提高五成以上,经过尝试,我充分认知到了用笔指着读的好处与效果。

再说口到,包括默读,也包括朗读。这一点并不容易,读出来很容易,但要从朗诵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想法,并不容易。阅读是交流,是与作者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在朗诵中,我们要注意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情感的融入,尤其是诗歌。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不会是多余的,一定有作者的想法在其中,只有读出来,有感情地读出来,才能体会到。比如,《再别康桥》里有一句,“揉碎在浮藻间”,“揉碎”在这里显得特别突兀,加上下一个词,“浮藻”,我们在读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这首诗不是为了什么温婉的情愫,而是有内心那么多的波折,因为徐志摩回国数年的挫折与经历,才会有再别康桥时的感慨。

然后说手到,这正是阅读收获大小的一个关键。应当形成一个习惯,不动笔不读书,而且,要舍得在书上划线和记录。前几年,我也是对书极其珍惜,为了不折角,找了大量的书签,书看过如新,并以此为荣。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看过一本书,不能实现与作者的交流,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才是对书最大的浪费!于是,我开始整理做笔记的方法,关键的句子要划线,领悟更深的,划波折线、双横线,能引起共鸣的,画上一个五角星,临时想到的灵感,也会记录在书页上。于是,一本书看完,也就面目全非了,好处是,当自己再次拿起这本书时,马上就会找到这本书上有用的内容,这一点,对于主题阅读更为有用。

同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抄写书中的句子,也成为了我一个习惯,这样,对于写读后感有很大帮助,另外,这也是自己提高的一个过程。

手到,确实降低阅读速度,但相对于阅读的收获来说,这样做相当于读三遍以上的收获。

关于心到,也是要特别说明的。我们常说,要能读进去,也能读出来,叫做深入潜出,怎么做到呢?这就需要心到,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钱学森读书,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拿到一本书,他先看目录,然后合上书,思考自己写这样的书怎么写,然后再翻开书读,如果比自己的想法好,就继续读下去,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好,就放下不读。这样的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与理论能力非常有效。

在阅读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书上的内容,而是自己被触发到的想法,也就是灵感,这时,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积累灵感。灵感积累多了,人就会不断成长,遇到复杂的问题,也能自己分析与解决了。

同时,梳理书中内容的架构,也是心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能掌握《金字塔原理》,阅读就不再是平面,而是一个立体的形状。

三、做到学以致用

扩展了阅读的维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如果不能在生活中进行应用,一切还只是一个想法,阅读的收获也只算一半。比如说,对于一个理念,我们只有能讲给别人听,才算是真正的理解,自己以为懂,并不是真的懂。比如说,我们知道阅读笔记的重要性,还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如果不真正去做,这个收获,仍然是一个零。

阅读的真正收获来自于生活中的应用。

一个人读了许多情商的书,遇事还是着急,沟通中不能替别人去着想,情商的书也就是白看了;看了时间管理的书,掌握了四象限法则,学会了番茄工作法,学会了清单工作法,到生活之中,却依然如故,时间各种不够用;看过许多小说与散文,在自然界的美景面前,却不能沉下心来欣赏,而是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不能写出自己的创意感悟。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没有走到应用层面。

阅读,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扩展了维度,掌握了方法,并不断去应用,阅读也就没有那么复杂,并能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总结起来,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休闲,为了能够放松心情,让心灵得到休憩;二是为了获得信息资讯,我们会因为读书,而知道特别多的东西;三是为了增强理解能力,这一点,是读书的根本目的所在。读了许多书,能力却没有增长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把增强理解能力作为读书的首要目标,只是为了让心灵得到安静,或者为了知道一点东西。

读书,是思想上的旅行,恰如登山,书籍能让你登上更高的山峰,这时,那些给我们带来烦恼的拦路石,会变得非常渺小。

长按、识别图中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