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教师资格证必考的一科就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一科,小文转载了“进思学习网”整理的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绝对干货,记得收藏分享!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的提出。(重点指数:2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①正式表述: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②形成系统: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③成为国家意志: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素质教育的内涵。(重点指数:3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区别。(重点指数:3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①指导思想
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
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②教育目的
应试教育: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培养人的基本能力
③教育对象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英才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通才教育”
④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重智育,考什么就教什么,脱离生活实际
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联系生活实际
⑤课程结构
应试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重主课,轻副科
素质教育:多种形式的课程,包含必修、选修、活动、显性、隐形课程
⑥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素质教育: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习
⑦评价标准
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分数”
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
4.新课改的具体目标。(重点指数:3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繁、难、偏、重”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
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重点指数:3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
②评价内容多元化,全面素质评价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教育评价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④评价主体多元化,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⑤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6.学生观。(重点指数:4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要求: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学生优点,会赞美。
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容错教育)、多宽容
③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求:要相信学生多给予期望
④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要求:认识到学生是有情感、有尊严的人,要爱护尊重学生,讲民主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重点指数:5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记忆口诀:——3爱2人1终身
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重点指数:2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①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开展微格教学
③进行专门训练
④反思教学
9.教师成长的过程。(重点指数:3星)
(常考题型:选择题)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