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主编白瑷峥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金融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决定管理学的未来,它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为将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或者是市场营销等等这一系列的专业课,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基础篇一、管理者的概念和分类1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举例:
2管理的分类(1)按照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举例:
高层管理者: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中层管理者:部门主任、科室主管、分公司经理等。
基层管理者:车间组长、妇产科护士长等。
(2)按照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举例:
综合管理者:公司总经理,应当具备有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才能;大学辅导员,从学习到生活全面管理。
专业管理者: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行家;营销管理人员,是精通营销管理的专家。
二、管理者的角色1角色的概念是指处于组织中某一位置的人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特定的任务。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的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角色
(2)信息传递角色
(3)决策制定角色
三、管理者的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 Robert·Katz)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s):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辅助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操作”,我能不能干这个活,我知不知道它怎么干)
(2)人际技能(HumanSkills):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辅助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我能不能协调好我同周围人的关系)
(3)概念技能(ConceptualSkills):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辅助理解:更多的是长远性的,高瞻远瞩的,透过表面看事物发展规律,预测趋势、预测未来的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技能区别-
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1有效管理者工作任务多、质量好以及下属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
2成功管理者组织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
3卢森斯的结论(1)对于成功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
(2)对于有效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相对贡献最小
(3)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管理学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0世纪初(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实践者泰勒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2管理学的特点(1)综合性。管理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是吸收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不精确性。因为影响管理的很多因素难以定量,而且管理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所形成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仍然可以指导实践。)
扩展: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可以称为精确科学,如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3)实践性。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管理的实践性也决定了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锻炼,积累管理的经验。只有实践,才能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4)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5)发展性。管理学还是一门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管理学也必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3管理学的学习方法(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看待待世界和事物,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承认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探寻、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反对从教条出发,孤立地地、静止地、片面地看世界。
(2)理论联系实际法
学习管理学可以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管理者的实践,使管理者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避免无谓的摸索,避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学习管理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管理的具体问题放在管理的具体环境中具体分析,如果只学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一些管理的原则、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也不可可能成为名合格的管理者。
(3)系统方法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系统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具有整体的观点、开放的观点、动态的观点等。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同时,系统方法还要求动态地看问题。只有具备系统观点,才能树立整个组织“一盘棋”的思想,使整个组织协调地发展。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历史文章自考笔记:管理学原理(1)
温古言之
童心未泯的理想主义者
对人生总是充满期待并乐观地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读书
健身
感悟
成长
言之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