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及操作规程》
定价:¥68.00
出版时间:年7月1日ISBN: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
装别:平装
页数:
开本:16
版次:第1版
作者简介:
付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任,研究员,作者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多年,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环境监测规范的编制及理化分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了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课题(编号ZX-)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环境保护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用分析方法等监测技术领域专著多部。
序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气环境特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和公众服务新需求,尽可能合理、准确、完整地反映整个大空间的污染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我国构建了由个城市的个自动监测点位组成的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利用自动监测结果发布全国空气质量状况。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即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维护保养简单方便、可长期连续自动监测等优点。随着其监测方法、仪器设备的日趋成熟,已成为我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采用的主要技术。
本书以环保公益项目“国家环境监测网空气自动监测(PM2.5,O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立足当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现状和管理需求,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可作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人员的学习资料和基础教材。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及发展,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等常规6项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原理、仪器使用与维护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第四章介绍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点位选取、建设要求和验收要求,第五章介绍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方法,重点梳理了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介绍了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与发布方法,第七章介绍了国家层面实施的全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监督,包括质量监督的机制办法和具体的监督手段,第八章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要求进行了总结。
本书由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中具有多年自动监测经验的同行共同编写,希望能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自动监测技术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编写时间,书中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年2月
目录
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现状及发展1
第一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1
一、全球环境空气污染状况1
二、中国环境空气污染状况1
三、中国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状况2
第二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现状6
一、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概述6
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现状6
第三节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发展沿革8
第二章气态污染物的监测原理与方法11
第一节主要监测项目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方法11
一、NOx分析原理(NO2分析原理)11
二、SO2分析原理13
三、CO分析原理15
四、O3分析原理17
五、差分吸收光谱(DOAS)分析原理19
六、操作方法21
第二节气象参数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方法24
一、温度检测原理24
二、相对湿度检测原理24
三、风速检测原理24
四、风向检测原理25
五、气象参数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26
第三节现场校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27
一、零气发生器工作原理27
二、多气体动态校准系统工作原理27
三、现场校准设备的操作方法30
第三章颗粒物的监测原理与方法32
第一节β射线法32
一、基本原理32
二、采样方法33
第二节振荡天平法33
一、基本原理33
二、采样方法34
第三节手工监测法35
一、术语和定义35
二、基本原理35
三、采样方法36
四、称量38
五、结果计算与表述38
第四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40
第一节点位布设的原则与方法40
一、点位布设的原则40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40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要求41
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数量要求42
五、监测项目43
六、点位管理43
七、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位置的具体要求44
第二节子站建设45
一、系统的构成45
二、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子站站房安装45
三、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仪安装47
四、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采样装置安装49
五、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安装52
六、中心计算机室52
七、质量保证实验室52
八、系统支持实验室53
第三节系统验收53
一、验收准备与申请53
二、验收内容54
三、验收报告57
第五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管理75
第一节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5
第二节日常维护75
一、日常任务75
二、每周任务76
三、每月任务77
四、半年任务77
五、年度任务及预防性维修78
第三节系统的检查与校准78
一、检查/校准周期与要求78
二、气态分析仪的校准方法80
三、颗粒物监测仪的校准方法83
第四节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84
一、概述84
二、标准传递的周期与要求84
三、流量标准传递的方法85
四、臭氧标准传递的方法90
五、标气传递的方法91
六、零气发生器的确认92
第五节系统的性能审核93
一、概述93
二、精密度审核93
三、准确度审核96
第六节颗粒物的手工比对97
一、比对监测方法97
二、比对监测频率98
三、比对监测数据对要求98
四、比对监测结果评价98
五、比对监测仪器和设备98
六、比对监测试剂和材料98
七、比对准备工作99
八、现场仪器布设99
九、采样时间要求99
十、采样、滤膜保存、运输及恒重99
十一、手工监测结果计算与表示99
十二、自动监测结果计算与表示
十三、自动监测结果与手工采样结果的相对误差
十四、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六章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与发布
第一节数据核查方法
一、自动监测数据采集要求
二、数据检查方法
第二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
一、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及复核技术要求
二、城市站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在线审核工作流程
三、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自动监测小时值数据审核表填报说明
第三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数据统计要求
一、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二、数据统计要求
第四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计算及发布
一、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二、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
第七章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
第一节质量监督机制
一、我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二、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机构与职责
三、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制度建设
四、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
五、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六、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方法
第二节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核查
一、概述
二、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核查
第三节气态污染物监测质量现场核查
一、SO2、CO、NOx监测质量的现场核查
二、O3监测质量的现场核查
第四节颗粒物监测质量现场比对核查
一、国内外相关工作
二、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定(试行)
第八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一、管理程序
二、文件管理
三、监测方法
四、监测条件
五、监测人员
六、记录
第二节管理程序
一、管理类程序
二、技术类程序
第三节文件管理
一、文件种类
二、文件管理程序
第四节监测方法
一、标准方法
二、非标准方法
三、方法证实与确认
四、作业指导书
第五节监测条件
一、设施和环境条件
二、设备和标准物质
三、量值溯源
四、结果质量控制
第六节监测人员
一、人员配备及能力要求
二、培训
三、持证上岗考核
四、人员监督
五、人员技术业绩档案
第七节记录
一、记录的基本要求
二、记录管理基本要求
三、记录的范围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