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吴超编著.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1(第1版)]
1.现有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的分类
本文结尾链接的几条已经推送的相关文章,已经扼要分析了从三条途径研究安全科学原理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存在问题,也可以看出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非常广泛,需要对已有安全科学原理做进一步梳理和分类。作为大交叉综合学科,安全科学原理的获取与其他专业学科或小交叉学科有一定的差别,依据安全科学原理的发现背景,可以把安全科学原理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安全科学原理,从已有安全现象(或事故,如发生事故的因果关系)中提炼和归纳安全科学原理。从实际中的不安全现象、问题、事件出发,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中构建出更加抽象的安全科学原理内容。该思路强调了实践、数据的重要性。著名的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理论就是基于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提炼出的。
第二类安全科学原理,由已有其它学科知识中提炼和归纳出的安全科学原理。在已有的安全科学原理中,大量原理都是以其他学科为技术背景。比如安全系统原理,是根据安全学学科需求并于系统学、系统工程、可靠性理论等学科中提出,同理,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行为科学原理等,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交叉价值。这是由安全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决定的,通过相关学科获得能够应用于安全的科学原理。
第三类安全科学原理,通过科学实验等研究从未知世界中提炼和归纳安全科学原理。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隐藏着大量人类知识、科技所未碰触的领域。
从现有研究手段及方法的角度出发,对第一类及第二类未知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比较容易出成果和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展望
从上述已有的安全科学原理分析可知:
(1)现有的安全科学原理内容非常不够:随着安全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大安全体系的建立,现有的安全科学原理难以解释诸多安全问题,不足以对新生的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更多的安全科学原理有待于安全科学研究者去挖掘和提炼;
(2)现有的安全科学原理体系非常不整:在现有的安全科学原理著作中,其层次、逻辑、结构和体系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也不成为体系,迫切需要从安全科学原理的结构体系去研究和构建;
()现有的安全科学原理成果很少:安全学科的许多分支缺乏理论、方法、原理等基础内容,多年来安全科技工作侧重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安全科学理论研究和安全学科建设研究的投入很少,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
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可以概括如下:
(1)从生产安全领域看,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从着眼于局部生产工艺的安全原理研究,发展到从整体性考量的系统安全科学原理研究。
(2)从大安全领域看,安全科学原理研究从研究生产安全领域的安全原理,拓展到涵盖自然、社会、人造系统等大范畴的安全科学原理研究。
()从研究的学科领域看,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内涵从侧重于工程技术层面的安全原理研究,发展到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的安全科学原理研究,甚至更加侧重于人因、社会组织结构的安全科学原理研究。
(4)从研究的思想路线看,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从事故致因等研究获得安全科学原理的“逆向研究”,发展到从本原安全开始研究获得安全科学原理的“正向研究”和多头并进的研究。
(5)从研究运用的方法手段看,安全科学原理的提炼从运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逻辑归纳等方法,发展到运用模糊理论、大数据挖掘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
(6)从研究成果的水平看,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成果从简单、定性、抽象的思想观念,发展到能够描述复杂系统、量化表达、简洁实用的安全科学原理。
(7)由于安全学科是一门大交叉综合学科,学科的属性使得该学科的安全科学原理大都通过大量的事故统计分析归纳而成,从纯科学研究发现的安全科学原理极少。
尽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级学科,安全科学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被认为是与理、工、文、管、法、医、人文等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但作为安全学科的理论基础——安全科学原理,目前却远不能满足该学科发展的需要,国际上亦如此,例如,由国际劳工局主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百科全书》(第四版)共四卷章,其中仅有第56章“事故预防”中的几个小节提及事故致因模型和事故预防原理,而事故预防原理仅仅是安全科学原理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对安全科学原理本身及其发展开展基础、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安全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并使安全学科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相关阅读:
《安全科学原理》前言
《安全科学原理》导读
编著《安全科学原理》的原由
《安全科学原理》教学大纲
安全原理的释义与本书《安全科学原理》的界定说明
安全原理的分类
从事故致因研究安全科学原理的现状和分析
从风险出发研究安全科学原理的现状和分析
从本原安全出发研究安全科学原理的现状
吴超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