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如何面向企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这是全社会普遍
2.技术赋能(Technology-empowerment)
学习是一个需要空间、情景以及对话的过程。传统的学习需要把学习者限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参与者的交流受限制,并耗费巨大成本,很多人无法持续学习,更谈不上兼顾日常工作。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创造了新机会,借助技术手段,学习过程可以呈现全新的场景。
共生学习法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设立学习技术平台。我们开发了“知识实验室”,是关于企业组织学习的“知室APP”的开发及运用。超越传统课堂学习之处在于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高效组合;个人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的高效组合;个人自我学习与组织工作学习的高效组合;个人学习与知识教练互动的高效组合,以及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
3.问题挖掘(Question-pursuing)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解决了劳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韦伯的行政组织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解决了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决了激励与满足感之间的关系问题;波特的竞争战略解决了如何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德鲁克让我们了解到知识员工的问题。这些研究基于对管理实践中重大问题的提炼,通过与企业有效的互动,带动了管理实践的高速发展,并引领了世界管理的发展方向。
真正产生实际成效的学习,一定是从问题开始的,对面向实践与未来的人才培养研究来说,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特征是对现实生活或者工作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真实挑战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或技能,使其成为一项具有良好价值贡献的教育与教学案例。
4.行动激发(Action-stimulation)
共生学习法与传统浸入式学习法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把学习内容与解决真实问题紧密相连。学习者在过程中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hx/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