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价格 >> 正文 >> 正文

学术评价专著推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1-6-8

专著名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上下册)

丛书名称: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作者:邱均平、谭春辉、任全娥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月

页数:

字数:千字

专著获奖情况:第七届教育部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作者简介:邱均平,男,原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教评价硏究院院长、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评价与管理》杂志主编;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创始人、首届主任、首席专家、金平果“四大评价报告”品牌创立者和负责人;兼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CSSCI指导委员会原委员、中国索引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硏究会常务理事兼全国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等,曾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一、

主要内容简介

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正处于最佳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我国对于评价的认识有所提高,“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科学的发展”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是我国人文社会评价理论体系建设仍然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的事业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着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的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将相关理论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促进其研究繁荣和学科建设;(2)有利于提高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更好地为决策服务;(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原始性创新,促进社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4)有利于发现和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术队伍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5)有利于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6)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度,正确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本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分为三章,主要是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比较研究、评价的机制、评价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分为十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体系,介绍了要素体系,健全了分类体系,构建了运作体系,提出了指标体系,并依次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分为五章,重点探索了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等。

二、

重点段落摘编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评价机制是科学决策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评价工作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2)评价工作可以作为一种监督手段,给管理者和资助者提供项目(计划)更加全面、客观、详细的信息;(3)评价工作可以适时提供决策咨询意见,有助于实现科学决策;(4)评价工作可以同时向资助者、管理者和被资助者提供判断、教益和政策导向意见,促进他们改进行为。

(摘自第2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机制分析,P91)

构建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科学评价理论是科学评价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来构建科学评价的理论体系:一是基于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二是基于学科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三是基于应用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科学评价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主要由科学评价的基础理论体系、科学评价的方法体系和学科理论体系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摘自第5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体系,p)

中国学术期刊到底为何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我们认为,一是不适当的研究成果评价影响了中国期刊的优秀稿源遴选;二是中国学术期刊在国外市场太小,其国际显示度低;三是引文行为中的“马太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使中国学术期刊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学术期刊优秀稿源不多的直接后果是期刊质量难以有效提高,质量不高的期刊自然难以引起更多读者重点、持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9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