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场景:
毫无征兆,突然丧失干劲,感觉公司的工作不适合自己,薪酬待遇与自己能力不匹配。
终日固定的上班时间总是与陪伴家人的时间冲突,没有办法按期交付账单,需要因为家庭和意外事件反复请假。
在家中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即使是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在为自己充电,也在谈论工作上的合作。
对于生活开始迷茫,每天都在盲从却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总想作出最好的选择,却总是错过最好的机会?
如果你的生活中也存在上面的场景,那我们来看个实验。
哈利·哈洛与恒河猴实验
哈利·哈洛是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的实验室之一。年,哈洛和其他两个同事一共找了8只恒河猴进行为期两周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实验。
研究者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装置。
解开这个装置总共需要三步:拉出立销,解开挂钩,掀开有铰链的盖子。
实验员把这个装置放在笼子里观察猴子们的反应,同时也为两周后测试猴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准备。但是很快,奇迹发生了,在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鼓励下,猴子就开始专心致志的玩起这个装置来,看起来似乎还很享受,而且不肯罢休。很快,猴子们就发现了这个装置的解决方法,并且过了两周之后再次进行实验的时候,猴子们对这个装置也能驾轻就熟。
这个实验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在没有人教给这些猴子如何打开这个装置,且没有任何感情或事物的奖励,却促使这些猴子们对解决这个装置乐死不疲。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科学家们认识到行为有两种主要的驱动力:
第一种驱动力是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性欲。
第二种驱动力而来自于外在动机:作出特定行为时环境会带来的奖励或惩罚。
根于实验的结果,哈洛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也就是驱动力3.0——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就是内在的奖励。
紧接着,哈洛又做了另外一个有趣的实验:
基于原本的前两种驱动力,他将葡萄干引入作为猴子打开装置的奖励,原本以为这种激励能够让猴子们毫无疑问的表现的更好,但是当哈洛这么做的时候,却意外发现猴子们犯的错误愈来愈多,装置解开的次数也有所减少。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们上大学时的迷茫和自我管理失效。生活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从小开始我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父母会有各种奖励、金钱、自由、考上大学以后种种美好的憧憬诱使我们努力学习,刻苦奋斗。但是当学生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发现种种的美好都是泡影,再没有胡萝卜加大棒的目标感,心里残存的仅有迷茫和怅然若失。
而那些依然坚持奋斗,坚持在各自领域修炼和提升自己的人,早已跳出了原本的激励模式,找到了第三种驱动力——“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胡萝卜加大棒的胜利
伴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蒸汽机、铁路、电力的普及以及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让工人伴随着生产线,重复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奖励你适合生产力的行为,惩罚你不鼓励的行为。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也成为商业引擎的助燃剂。所以我们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要想提高成绩、提高生产力、鼓励追求卓越,就要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
而最先对这种胡萝卜加大棒模式提出挑战的就是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人性本质懒惰提出了挑战,提出人有其他更高级的驱动力,而且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尊重这些驱动力就能够让企业受益,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进新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放弃了原本简单的业绩考核。
Ai时代挑战你的模式
关于Ai时代的到来和可能产生的恐慌,我这里不再赘述。首先咱们分享两个概念——推算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推算型工作是指根据一系列现成的指令,按照某种途径达到某种结果的工作。也就是说,完成这个工作有一个标准的流程。而探索型工作则与之相反,正是没有现成的算法,你必须试验各种可能性,设计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从推算型工作到探索型工作的转变,就像从高中到大学,从基础员工到管理者,从技术员到工程师,从企业员工到创业老板的变化。
麦肯锡顾问公司预测,美国现在只有30%的工作增长机会来自于推算型工作,而其余70%的工作机会则是来自于探索型的工作。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性机械劳动必将被外包或者自动化,但涉及艺术、情感及其他创造性的内容则并非如此。
学会寻找内驱力
根据恒河猴的实验你也会发现,原本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对于探索型的工作,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固定的流程、奖励和惩罚机制不再适用于创造性工作的管理模式)
而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自我决定理论:人们有三种内在的需求:能力的需求、自主性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如果这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就会行动积极、工作高效、心情愉悦;但如果这些需求受到阻碍,我们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心情愉悦度就会直线下降。
如果你所在的组织恰好避开了这些环境,你有两种方法来解决:
1、告别这个组织换一个(尽量不要选择这一个,以免你老板拿刀来找我);
2、如果这个组织还有你所留恋的地方,那么就寻找一个辅助的组织可以带给你归属感,找到一份让你拥有自主性并可以发挥你能力价值的工作或爱好。只要你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和不可替代性,增加自己探索型工作在生活中的占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文章延伸阅读——《驱动力》、《燃点》
有句话叫做“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想象一下我们坐在山洞里围在火堆旁,听猿猴反思自己如何迭代为人的过程,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希望在这里你也可以收获一种迭代,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