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永利介绍了《规划》的具体情况。
回望“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据张永利介绍,到“十三五”收官之年的年,全国各类事故、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比年分别下降43.3%、36.1%和57.9%,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8%、37.3%和65.9%。
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国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较“十二五”期间下降37.6%、70.8%和38.9%。
那么,“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将如何开展?按照《规划》的工作要求,张永利介绍称,到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到年,要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张永利表示,《规划》主要从7个方面发力。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统一权威高效的治理模式。包括健全领导指挥体制、完善监管监察体制、优化应急协同机制、压实应急管理责任等。
二是夯实应急法治基础,培育良法善治的全新生态。包括推进完善法律法规架构、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推动依法行政决策、推进应急标准建设等。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织密灾害事故的防控网络。包括注重风险源头预防管控、强化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等。
四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包括建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提升行业救援力量专业水平、加快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引导社会救援力量有序发展等。
五是强化灾害应对保障,凝聚同舟共济的保障合力。包括强化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准备、紧急运输准备、救助恢复准备等。
六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进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包括破解重大瓶颈难题、构建人才聚集高地、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强化信息支撑保障等。
七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包括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