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是探索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档案事业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和事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学因此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一、专业简介:
档案学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是旨在对文件从其形成之初到最终被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守护国家、社会和组织的记忆,满足人们的信息和知识需求的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件和档案全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受到有关文件撰拟与处理、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相关方法与技能的系统教育和训练。
二、档案学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技能: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档案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以及与信息管理相关学科的知识;
●具有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基本能力;
●熟悉我国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外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前沿成就与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就业方向:
档案学专业的同学将学习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电子政务、数字信息安全管理、数据库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等,就业面相当广泛,毕业生适宜到信息管理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档案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可从事新闻、文化资源与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
档案学专业毕业还可以选择的其他出路:
(1)考公务员,招收档案学的机关单位还是有的,向我的同学有的进入公检法,有的进入税务等等,当然都是做的档案类的工作。因为学习档案学的人数很少,据我得到的数字全国一年也就是不到人,因此竞争压力小;
(2)进入企业。目前来说,对档案人才有需求的普遍是大型企业多一点,这也就是说就业机会往往出现在大城市,北方的话我知道的北京相对来说多一点;
(3)进高校,这个可能需要你继续提升学历,并且也要有机遇;
(4)就是从事无关档案的工作,我们学校的档案学教育也能排进全国前十了,但我们班本科毕业的大多数没有从事本职工作。
四、就业前景
多数人对于档案学专业仍是觉得该专业较为“冷门”、“小众”,认为“干档案就是埋头故纸堆”,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抄抄写写、捆捆扎扎”,更有甚者觉得干档案工作不需要多么专业,就是个仓库管理员,是个养老的地方,由于存在这种片面的认知,很多人对档案专业“避而远之”,很多学校为“优化”相关数据,甚至撤并档案学专业。
事实上,档案专业人才市场的现状几乎是“一才难求”。以安徽省为例,每年省内高校毕业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只有5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用人需求。近年来该馆新进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较少,博士学位人才空缺,“市县两级档案馆专业人才更是紧缺,甚至根本没有专业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拥军也表示,除了档案系统,其他各行业领域也都离不开档案,也需要懂档案的专业人才。如此看来,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
目前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日渐重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档案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而只要稍具规模的企业都需要档案管理工作,所以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子除了事业单位还有很多企业可以选择。加上档案学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竞争也就没有其他行业那么激烈,特别是在报考公务员时这一优势极为明显。
另外,档案工作的特点是单纯、稳定,特别适合想要简单且安定生活的同学。为什么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热得发烫,教师成为大家青睐的职业之一,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希望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而档案学在工作之初就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因为“源头”上,学生和家长并没有逾越对“档案专业”刻板印象的鸿沟,所以本科生源就比较少,加上档案管理专业硕士设置存在空白,加剧了“招人难”的局面。现在很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非专业背景,特别以历史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多。这也充分证明档案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远远没有饱和,毕业生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抢手货。
并且随着数字时代,5G、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越发普及,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档案工作的理念、内容、方法、模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档案的收、管、用等各个环节,精通档案工作全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这为档案人才素养提升带来新机遇,这种背景下,档案学是朝着一个向上的趋势发展的,未来还是机会会增多。那么,你觉得档案专业会变成热门专业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