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行业都要提高效率,而且还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但是,一些管理者却并不一定具备科学管理的能力,以至于弄得效率低下,人们都跟着受累了。
企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只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便宜,很多企业家不想引进,而是要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运作。难道他们不想提升生产效率吗?当然不是,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引进一条机器人流水线,要花几百万,要是用普通工人,只需要每个月给每个工人开出三千块钱的工资就可以了。而引进机器人流水线还有一定的风险,要是坏了,维修费很贵。还有企业的规模问题,要是引进了机器人流水线,不到两年企业就不行了,生产的产品就没人要了,机器人流水线岂不是要废掉?成本还没有收回来,就要废掉,企业家岂能不心疼?也就是说,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充满忧虑,毕竟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困扰着他们。有市场竞争的因素,有工厂产能的因素,有原材料供应的因素,有商品更新换代的因素,有政策导向因素,还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因素,哪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让企业家挠头了,甚至能够让企业濒临破产或者直接破产。企业家不得不慎重考虑,当然更多的企业家都是中小企业家,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赚钱就行了,不喜欢更新设备。只有等到同行业的竞争者们都更新了设备,他们才会更新设备,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意思,其实已经落后了,而第一个更新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已经占有了很大的市场,后来者终究要被淘汰。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哪个企业家得风气之先,具备了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哪个企业家就能占有很大的市场,而且能够持续盈利。只不过,很多企业家都要工人们加班加点,宁可给工人们加班费也要故步自封,不更新技术和设备。如此一来,生产效率低下,工人们还很累。这些企业家看不到以后的大发展,只能看到眼前的盈利模式,等到醒悟之后,市场已经被很多得风气之先的企业家占领了,再想奋起直追,就有很大的难度了。事实上,被淘汰的企业大多属于此类企业。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引进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让工人们尽可能省劲儿,能节约劳动力就节约劳动力。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生产手机,引入了全程无人值守的机器人生产流水线,生产一部高端手机没有任何人工干预,全凭机器人就能完成,而且机器人不用吃喝,晚上不用电灯照明,白天晚上工作,不用休息星期和假期,也不用上“五险一金”,生产效率奇高,故障率还不高。从长远来看,还是机器人比人工费用更便宜,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企业家并不想引入机器人设备,抱着老旧的陈腐观念来搞生产,虽然在目前来看还不至于被淘汰,但从以后来看,终究要被淘汰的。产业在不断升级,已经出现了工业4.0模式,按需定制,送货上门。如果企业家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还是凭借人力生产,似乎已经大大落后了。
机关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也需要提升。一般情况下,老百姓总会有办事难的感觉,其实只是办事程序很复杂而已。要是简化了办事程序,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简化办事程序并不是一句话所能办到的,机关事业单位太多,人员复杂,也就是说,官僚系统庞大臃肿,要想进行机构改革基本上不太可能。毕竟,机构改革喊了很多年,却始终小打小闹,没有太大的动作,而机关事业单位内部还是在不断增加新的人员包括临时工,甚至有的高官给自己孩子的档案造假,弄得孩子七八岁就中学毕业,十几岁就大学毕业了,二十几岁就成了某局的局长。在如此的操作之下,不但官僚机构太多,办事人员太杂,而且办事效率并不高,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按理说办事人员多了,办事效率也就高了,但事实上是,办事人员多了,审批人员也就多了,层层审批,层层过关,结果把很多事都给卡死了,人们办事也就难上加难了。科学管理需要提升效率,要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简化办事程序,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还有机关事业单位临时抱佛脚的事,平时办事不认真,整天歇着,等到上级检查的时候就要疯狂补档案,打扫卫生,整治各项不合规定的现象,累得办事人员要死。他们会抱怨,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把工作放在平时,而是要临时抱佛脚?其实,领导们还是没有用上科学管理方法,而是喜欢用平时歇着,忙的时候要忙死的方式来管理。毕竟,领导不干活,只会分配任务,而真正干活的都是副头和手下的职工,就是真的累死了,领导也不会累死。既然平时歇着,忙的时候也是歇着,为什么不把这种管理方式持续下去呢?可是,话又说回来,要是把各项工作放到平时来做,职工们就不会在忙的时候累得要死了。只是领导不愿意,所谓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就没用了,至于效率,就更别提平时有多么低了!
至于高科技行业中外行领导内行,资本主宰人才和技术的事比比皆是,很容易产生不科学的管理方式,也就不出很高的效率了;学校也是如此,很多校长只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但没有强调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至于弄得很多学生学得很累,成绩却一直不好。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存在呢?
除了几千年没有科学的历史,就是官场文化的影响,很多领导就是官僚,只是喜欢发号施令,却不会搞科学研究,更不会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大权在握,就什么都能解决,毕竟他们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也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于是,很多不科学的管理理方法就出现了,弄得效率低下不说,职工们都跟着受罪,却挣不到几个钱。要想解决这类事件,除了要进行产业升级,还要精简机构,提升办事效率,更要让人才发挥应有的本事,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也不能让资本主导技术,更不能把孩子们都困死在毫无效率可言的学习时间里,需要引进科学管理方法,不断实践,并不断修正和发展。不过,这样的改革需要魄力和长期坚持,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