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像一般的科学家。
“他从不摆架子,你和他相处时很舒服。他喜欢和年轻人交流聊天,他老人家大胆的鼓励、扶持年轻人。他也总是在学习新的知识,科学思想上保持自由进取的心,不受条条框框和权威的禁锢。他有着自己的八字方针——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汗水意味着实践,中国有句古话,如果欺骗地皮,地皮也将哄你的肚皮”,吴朝晖表示。
“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慈祥的父亲,一个可爱的老头,一个可敬的同事”。
每句话之间,吴朝晖都叹气的停顿一两秒。那一刻,和袁隆平过去十九年的交集画面一幕幕重现在眼前。窗外,是响彻湖南农科院的哀乐与上千位自发前来哀悼的人群。
5月23日,面对经济观察网的专访,吴朝晖说真没想到事情会发生的如此突然。一直以来,袁老身体都很硬朗,最近一两年身体才越发的不好。去年上半年,一只脚开始用不上力,只能拖着走。“但就是在那样的身体状况下他还不忘着去工作,哎呀,那就是他的命!只要走的动,硬要去田里看水稻。到外省研发基地,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去基地的稻田,不下稻田,他就像心不安一样。”
吴朝晖与袁隆平的缘分始于年6月,那一年,31岁刚硕士毕业的吴朝晖将自己的简历递到72岁的袁隆平手中,两个月后,他进入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年,他攻读成为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年,他跟着袁隆平在全国一个个研发基地跑技术、跑实验。年,吴朝晖开始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管理处处长至今。只要袁隆平回湖南,他就会经常去袁隆平在湖南农科院的家或办公室串门。
现在,袁隆平已是桃李满天下。
“袁老师带出来的博士学生有20几个,我是其中之一。到了80岁以后,袁老师基本就不带学生了。当初本来想给袁老师挂着导师的名字,但是他说不能挂名而不带学生,所以就婉拒了。现在,他带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各个单位的骨干人员,现在农科院的两个副院长和所长都曾是他的博士研究生”,吴朝晖介绍。
吴朝晖说,对于袁老自己以及他和袁老之间,都还有很多心愿未完成。5月22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简称湖南农科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