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空间飞行器在轨控制软件自适应演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启动暨学术交流会分别于北京、西安、上海三地采用“线下共聚,线上联动”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总设计师顾斌研究员主持,“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及总指挥杨孟飞院士担任项目指导专家。项目负责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董晓刚主任、研究员李晓锋主任、项目课题负责人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青山教授、项目课题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李建文研究员、蒲戈光教授、苏亭教授及项目各方专家、硕士博士30余人参会。
首先,项目负责人董晓刚主任从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总体实施技术路线等多个方面对项目开题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杨孟飞院士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目标及方法的创新性与科学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任务分工与研究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其次,“控制软件演化建模与在轨自适应机制”课题负责人李青山教授对课题背景和研究方案进行概要汇报,并从研究内容、科学问题以及创新点角度分析了所承担课题与北京五〇二所、华东师范方面的研究耦合情况,并特别针对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案、工作规划和阶段进展做出了详细汇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总设计师顾斌研究员对西电方面课题的已有进展汇报做出了肯定和高度评价。
接着,“在轨演化可信保障方法”课题负责人李建文研究员分析了在资源受限和飞行器在轨场景下控制软件可信保障目前所面对的挑战,并着重介绍了拟采用的原创性验证方法开展工作的研究路线。项目负责人董晓刚主任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思路给予了肯定。
在三家单位汇报完成后,杨孟飞院士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亲自绘制项目技术路线图,现场讲解研究思路。杨院士着重强调该项目背景需求的关键词是“在轨”、“实时”、“自主”以及“资源有限”,建议各家单位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