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安全行为管理
考核知识点:
安全行为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p-)
定义:安全行为科学是关于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与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健康有关的人的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运用行为科学、安全科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工程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及研究手段,研究有关人的行为与安全的问题,揭示人在工作、生产、生活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从安全生产和保障人员安全健康的角度分析、预测和正确引导人的行为,确保人员安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研究对象: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和领导安全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方法。
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
1.个性心理因素
2.社会心理因素
3.主要社会因素
4.环境、物的状况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
1.安全行为能力测试
2.安全文化宣传
3.安全知识培训
4.安全意识教育
5.行为安全观察法
6.标准作业程序
7.安全警示标志
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
考核知识点: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构成一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个方面
安全投入资金使用范围,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6)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7)安全标志及标识。
(8)安全科研费用。
(9)事故预防。
(10)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
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③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⑤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级要素。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第九章安全信息管理
考核知识点:
安全信息的分类,(p)
信治从信息的形态来划分,安全信息可划分为:
(1)一次信息。即原始的安全信息,主要是指直接来自信息源点(如生产现场、施工作业过程、具体危险源点监控等的人、机、环境的客观安全性)的安全信息,具有动态性、实时性。
(2)二次信息。即经过处理、加工、汇总的安全信息,如法规、规程、标准、文献、经验、报告、规划、总结等。
从安全信息的产生及其作用的不同划分,安全信息可分为:(1)安全指令信息。(2)安全管理信息。(3)安全指标信息。(4)事故信息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p)
1.开放性2.人共性3.社会性4.系统行为的模糊性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p)
1.输入功能
2.处理功能
3.存储功能
4.输出功能
5.传输功能
6.计划功能
7.预测功能
8.控制功能
9.决策优化功能
第十章企业安全管理
考核知识点:
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管理,(p)
特种设备的范围,
消防重点部位,(p)
①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②发生火灾影响全局的部位;③物资财富集中的部位;④人员集中的部位。
灭火的基本方法。(p)
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抑制灭火法
第十一章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考核知识点:
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p)
1.系统安全特征
2.本质安全化特征
3.预先管理的特征
4.定量化风险管理的特征
事故致因理论的概念,(p)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它不考虑危险源的具体特点和事故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而只是抽象概括地考虑构成系统的人、机、物、环境,因此它更本质、更具普遍意义。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海因理希因果连锁理论,(p)
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后人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但都保持了其中心思想不变,即认为事故因果关系之间存在继承性------前一过程的结果是引发后一过程的原因。
轨迹交叉理论,(p)
该系统内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或逆流能量轨迹交叉)所造成的,有时环境也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机)的不安全状态机他们相遇的条件。
5S管理。(p)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ls/1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