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八)
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本主义
上篇推介的海尔“人单合一”经营模式,是中国的人力资源杰作。为什么会在西方业界引起轰动?那是因为,人,人的本源,人的潜力,人的资源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东、西方是相通的。其最大的公约数,就是人的价值观。即,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本主义。
*何谓人本主义?
简言之,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者把“自我实现”定义为人的本性。人的潜能发挥,也就是人的本性体现。人说,西方人本主义的靓点,就是它揭示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从而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人本主义的演进。
对于人类本性的认识,历来都有不同见解。不过最多的是善恶之争。也就是要辨论清楚,人的道德本源姓“善”?还是姓“恶”?在西方,多年以前,古希腊人苏格拉底,就为了塑造人类道德向善的理念而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苏格拉底认为,人,原本是无知的;人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本人的使命,就是帮助世人改变自己,由无知的人,修炼成为心灵纯洁,道德向善的人。为此,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自己的美好心灵。甚至还把自己比作是针砭时弊的“牛虻”。他说,我要用这只牛虻,紧紧叮住城邦国家,让这匹肥大懒惰、迟钝昏睡的骏马焕发出精神。结果,这个国家,这匹骏马,不但没有焕发精神,反而愤怒地踩死了这个牛虻。公元前年6月的一个傍晚,苏格拉底这位人类先知,被城邦国家以“煽动青年思想”、“侮辱雅典神灵”的罪名,判处死刑,服毒而死。苏格拉底是西方世界伟大的古典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人本主义伦理思想,他那为真理而不屈不饶地牺牲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称他是“中国的孔子”。
继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西方文化、思想的革命浪潮时高时低,但从未间断。到了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封建领主的思想领域的革命斗争。斗争的有力武器,就是“人本主义精神”。其内容,就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认为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美满。人本主义者极力倡导个性解放,相信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
亚当.斯密是西方世界闻名遐迩的经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人文伦理学家,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18世纪中叶,他发表了著名的人文伦理学著作。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运用“同情”的人本主义精神,深刻、全面地阐述了人的正义感、仁慈心以及自律、满足等道德情操。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应该和谐发展的需求,人的行为应该遵循公认的道德标准。亚当.斯密的所阐释的理念,表现了资产阶级上升阶段革命性的一面。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工业革命孕育古典管理学诞生。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主导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很快波及欧洲,轰轰烈烈近百年。世界近代史称之为资本主义工业化运动,亦称工业革命。西方工业革命的基础,是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整个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自此完成了从作坊到工场、再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工业革命的意义是,由于技术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大生产的划时代的改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大规模生产,计划、材料、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生产和行政管理跟不上,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此大背景下,不少有经验、有知识的智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西方近代管理学应运而生。其中美国人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法国人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德国人韦伯提出了“行政组织管理理论”。他们提出的管理理论,对于当时的工业大生产,起到了极大地保障、促进作用。西方把他们提出的管理理论通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所谓“古典”,只是对于“近代”而言。泰罗、法约尔、韦伯三人,被赋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是“管理过程之父”,韦伯是“组织管理之父”。
*近代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的行为。
古典管理理论在西方工业大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短板:过分管理。管理者制定了五花八门的规章和流程,要求工人像机器那样劳作。工人是人,毕竟不是机器。管与被管,很容易发生纠纷,劳资之间关系日益紧张,难免影响生产秩序稳定和生产效率提高。上世纪20年代后期,西方一些管理学家对工业大生产中,“人”的问题开始深入研究。其代表人物美国人乔治.梅奥还在一家电器公司名叫“霍桑”的生产工厂里,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调查访问。得出的结论是:
1、员工不是仅仅追求工资、福利的“经济人”,而是有理想、有
抱负的“社会人”;
2、员工不完全计较工作条件。只要感到满意,照样可以完成任务,提高效率;
3、企业中,不仅有正式组织,还有以性格、爱好等结合在一起的“非组织”人群。管理者必须做有效地沟通,正确引导这一部分人。
乔治.梅奥的“霍桑调研”,在西方管理界引起了巨大效应。它标志:生产中的三要素“财、物、人”,变成了“人、财、物”。“人”,变成了第一要素。它标志:由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跨进了行为科学阶段。被淡漠百年的人本主义又回来了。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伦理学是行为科学的升级版。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理论与近代行为科学理论有不同之处。从亚当.斯密到乔治.梅奥,也就是工业革命百年间的行为科学创始人,所主张的人本主义精神,强调的是人性、本能。人,是活的“自然人”,不是死机器。所以说,近代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追求的是人的个性解放,是自由主义。并以此来批判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机器的缺陷。
现代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不能把人当机器,也不能把人当“经济人”。人,是“社会人”。人,应该有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人,应该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现代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有一句名言:“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个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观主义者。”现代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从人的生理需求层次研究发现,人,追求生理需求,仅是低层次;追求高层次,即“满意”,才是目的。满意,指的是:责任、担当、创造、向善,等思想、精神、意识层面的需求。有人据此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称作:现代人本主义伦理学,亦称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
*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有哪些启示?
1、人类有共性。东、西方文明光辉灿烂,彪炳千秋。孔子和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先哲们,终生为之践行的道德向善理念,星火接续,世代相传。
2、人的属性,还是要注重后天性,社会性,科学性,成长性,创造性。人才,是砥砺前行,修炼出来的。
3、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求经营者,构建一个让员工能够释放潜能,感觉满意的平台和机制。而不仅仅是眼前那些能够满足生理需求的物质。
在本篇将要收笔的时候,笔者想起了卡尔.马克思的至理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山河.9.16于洛阳
W山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