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里商学院讲座教授、国际著名华人管理学家。研究方向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中国的组织管理研究,是唯一同时获得ASQ与AMJ最佳论文奖的华人管理学家。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学报》主编,是《组织管理研究》的创刊主编,也是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创会会长。下文选自IACMR旗下杂志《管理视野》。
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推导出的知识可以被用于发展技术及解决方案,改进人类的状况,这便是所有自然科学的目的——理解、解释、预测以及控制(如果可能的话)自然世界,并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好科学”的定义。
自经济改革之初,为了满足国有部门与私营部门中商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在管理教育与研究上产生了很大的需求。以前,中国教授访问北美和欧洲大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教学,其次才是学习如何做研究。在我的印象中,年之前中国管理学者没有参与过任何系统的管理学研究,直到香港科技大学从年起将科学研究方法引入中国排名前40位的商学院。这项系统性的年度培训计划从年开始一直持续了四年。每年会有40位中国学者来到香港科技大学的恒隆管理研究中心(HangLungCenterforOrganizationalResearch)参与为期8天的培训。每天的学习强度都非常大,但他们收获颇丰。担任教学并指导研究讨论的老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美国的大学。这个项目之后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光荣接管,从年起,每两年一期,每期约有名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今年有名学员在天津大学参与培训。
除了在科学方法上要迎头赶上,中国的管理学者还必须学习如何用英语撰写研究论文,这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彼时,大多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及其对管理的影响的研究都来自西方学者或是那些在西方尤其是在北美生活和工作的华人学者。
我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