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 >> 正文 >> 正文

孩子英语学习有困惑求指点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10/20

1

近日来,回顾20年前上大学学习管理学教程中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经典论断,让我突然想起一个关于工作定额的故事。

恰巧这个工作定额的故事,也给我最近决策孩子续报课外英语辅导班提供了参考。

2

这个关于工作定额的故事,缘起资本方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博弈。

坦白讲,“就是资本方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

于是乎,泰勒试图解决这个关于工作定额的争议。

他是怎么做的呢?

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

通俗讲,“合理日工作量”的导出,给工人提供了绩效考核的指标,使资本方达到了管理标准化。

3

我们不妨把泰勒的研究成果,拿来对比一下通过两位老师的教授,探讨一下孩子学习的预期产出?

时间节点:从去年9月孩子转学西安,学习课外英语算起。

第一位老师假定为A老师,第二位老师假定为B老师。

A老师从去年9月教授孩子至年1月底,B老师从1月底教授孩子至今,剔除过年放假,A、B两位老师教授孩子的时间基本都是4个月。

教材:同样的教材,A老师教2级,B老师教3级,A、B两位老师只在2级与3级的过渡环节,教授的内容少有交叉。

教授方式:A、B两位老师均按照学校教学进度开展教学。

教授风格:A老师教学细致;B老师善于点拨启发孩子。

个人风格:A老师沉静稳重;B老师外向活泼。

课堂反馈:A老师每节课都会在家联本上认真书写孩子的学习表现,课后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B老师很少与家长积极主动的交流,基本上是你不问,我不说。

基于教授方式与课堂反馈推理出的适合的教学对象:A老师适合教授基础薄弱的孩子;B老师适合教授一点就通的孩子。

4

介绍完老师的情况,下来说说孩子的情况。

孩子一年级在老家接受课外英语1级学习,为了延续孩子学习英语的系统性,转学西安,选择相同的英语教学机构,继续学习。

1级学习,缺乏父母的陪伴,此时,孩子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全由爷爷奶奶照看,1级学习目标性不强,基本上是走过场,灌耳音,基础打得不牢靠,孩子的1级英语辅导老师也有反馈。

待孩子转学至西安的同一品牌的英语课外机构继续学习英语2级时,没有合适的班型可供选择,勉强报班跟进学习时,孩子比同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差近5个单元的内容。

曾经就2个单元的课程内容花费两节课合计3个小时进行速成补习,终因效果欠佳,作罢。孩子一边上新课,一年补习赶进度,知识的消化吸收不理想,孩子吃不消。

孩子当前状况,马上续报4级,目前班级13名孩子中,孩子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自我评估,排名中下,压力很大,已有厌学倾向。

5

根据泰勒关于“合理日工作量”的推理,合适且技术熟练的老师怎样界定呢?

按照学校教学进度开展课堂教学,且每个老师都能达到。

如果按照泰勒的观点,教学机构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B类型的老师,因为教学模式易于标准化,教学产出更高。

根据精力守恒原理,同样的教材教授同样的学生,A类型的老师付出的精力更大,免不了影响教授频次的提高,建议此类老师教授客单价较高,回报率更高的,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家庭的孩子,应该绩效更加。

从我家孩子的实际出发,此时选择A类型的老师,对孩子的产出预期较为有利?

但是A类型的老师又可遇不可求?

结合孩子1级基础不牢,2级学习进度待补,3级学习内容待夯实,关于续报4级?

就孩子目前的现状,请家长们支支招,孩子应该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nr/14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