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作者 >> 正文 >> 正文

金融科技大势所趋,因势应变竞合行远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6/14

内容摘要

《Bank4.0》是金融创新研究专家布莱特·金关于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考;这本书探讨了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时代,银行应如何面对技术革新,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客户需求,提倡嵌入式重构金融服务模式,而非依赖网点。

本文属于随笔系列,主要基于对《Bank4.0》的研读,简要探讨其要点及对银行的借鉴意义,仅供参阅。

一、要点梳理:这本书说了什么?(一)什么是Bank4.0?

Bank4.0是指依托AI等金融科技技术,实现实时智能、嵌入式的、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模式。Bank4.0时代,是从网点时代→网银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延伸到金融科技时代,摩擦越来越小,越来越线上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相较Bank3.0,银行业发生的最大改变是,银行不是客户要去的地方,而是成了一种行为;Bank4.0意味着有资金需求的话,你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量身定制的银行服务。

Bank4.0基于AI技术,通过敏捷的服务供应能力,帮助银行搭建金融科技平台,提供无摩擦交互体验,对实体网点无需求,不再有总分行的传统架构;而是专注于将银行的“存贷汇”等核心功能融入到客户生活场景中,实现无感知的综合金融服务。

作者认为,Bank4.0与Bank3.0的差别,不只在科技的更迭,最关键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银行须将自己视为“领有银行执照的科技公司”,从经营管理根本上推进转型。

(二)始终强调的第一性原理(FirstPrincipe)

第一性原理即“回归本源”,从事务根本功能/需求出发思考。本书侧重介绍了第一性原理与“类比设计/衍生设计”的思维模式差异,强调从事物本质进行思考(类似破坏性创新),而非基于现有的成果的类比改进(类似再加工)。

作者还举了两个体现第一性原理的典型案例:一是ElonMusk的SpaceX公司的火箭设计。不同于以往多基于二战V的模仿改进,SpaceX公司的火箭不但设计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成本更低,只有NASA的十分之一不到。二是苹果公司的IPhone智能手机的设计。作者认为类比设计的思维模式存在路径依赖,难以形成颠覆性创新,也难以应对挑战者。作者认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应当运用第一性原理,回到金融服务的本源来思考。

(三)银行需借助科技进行数字化重构,从而适应万物互联时代

作者指出,传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新瓶装旧酒”,即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等只是简单地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未运用数字化思维进行重构,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体验和需求。作者认为,金融科技公司相较传统银行的竞争力在于:回归金融服务的第一性原理,将存贷汇等金融服务嵌入到更多日常生活情境。文中大量篇幅反复介绍了蚂蚁金服、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zz/12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