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科学管理原理 >> 科学管理原理价格 >> 正文 >> 正文

从生物界的辩证法到生物学哲学

来源:科学管理原理 时间:2022/4/8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年第10期

作者:董国安(华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课题“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

1生物界辩证法的过去和现在

在《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研究规划草案》中,有关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主要有:对生命、进化等概念的哲学分析;进化论形成的哲学分析;生物运动的形态及其与其他运动形态的关系,生物科学内部的分类原则;对重要生物学家(如林耐、拉马克、达尔文、巴斯德、谢巧诺夫、巴甫洛夫、铁钦纳、米丘林、摩尔根)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的分析研究或批判;对“生物科学中的”唯心主义(生命现象问题上的神秘主义、生理学中的康德主义倾向、机械论倾向)的研究和批判;对生命起源和初始的生命形态的理论问题、有机体与环境的统一问题、物种与物种形成的理论问题、谢巧诺夫和巴甫洛夫反射理论、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辩证性质、高级神经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意识的发生与发展、随意运动的神经机制等的哲学分析。在我看来,规划草案的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自建国至文革开始的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有些内容的研究甚至延续至今。所有这些问题可以被区分为三类:第一,生物界的辩证法,旨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科学提出的问题,进而表明生物界的图景是辩证的;第二,对生物学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些生物学家的发现过程的分析;第三,研究生物学的一般性质,讨论生物学与其他科学关系以及生物科学内部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这三类主题是相互联系的和一致的。把哲学看做是各门科学成果的总结,进而把哲学与具体科学相等同,这是前苏联理论界的流行作法。斯切潘诺夫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自然科学》中的说法也许能代表这种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存在脱离和独立于科学的具有某种特殊`专门研究方法的某种哲学化的部门。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观念中,唯物主义哲学就是现代科学最新的和最普遍的结论。”在五六十年代,这种理解也影响了我国的理论界,关于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更是反映了这一倾向。梁正兰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创刊号上的文章,比较全面地列出了生物学中的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在量变和质变范畴下,要讨论物种形成中是否存在爆发式飞跃、个体发育中量变质变的条件以及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问题;在矛盾范畴下,要讨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中是否存在对抗性矛盾,要论证生物基本的内部矛盾、生物与环境的矛盾、生物遗传性改变的决定性因素以及生物发展的矛盾动力问题。此外还有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和否定之否定等。《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年第二期汇总的“年自然辩证法方面的论文和参考资料索引”中,有关生物学中一般哲学问题的国内论文有下面一些:方宗熙的《生物学支持`一分为二》、《生物在矛盾中不断进化》,黄天授的《生物繁殖的辩证观》,吴汝康的《脊椎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不是`合二而一的》,沈同的《受精作用的矛盾分析》,陈石真的《生物进化的辩证法》,等等。从这些论文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生物界的辩证法是主旋律,或者用生物学研究的某些成果支持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或者受唯物辩证法的启发而对某些生物学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这些成果还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直接左右着学术讨论。这里仅以李佩珊的《生物新陈代谢的矛盾》一文为例,展示这一时期生物界辩证的研究风格。该文讨论新陈代谢的矛盾,直接目的是批判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以及艾恒武等对新陈代谢所作的“合二而一”解释。文章介绍了生物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情况,简单分析了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重点分析了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婴儿到成年的时期,“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成年时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然这是动态平衡,经常被打破和恢复。文章的结论是: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新陈代谢的矛盾运动完全是同化和异化这两个对立面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个例子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个别事实来支持哲学原理。这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如果不是把哲学的原理与科学的结论相提并论,就不会有用个别事实证明哲学原理的事情。文革结束后,自然辩证法研究得以恢复。但在新的时期,作为生物学成果的总结和生物学家灵感源泉的生物界辩证法或生物哲学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由于排除了左的干扰,新时期的生物哲学研究更注重学术的独立性,逐渐克服了简单化和替代论的倾向。这一时期,沿着生物界辩证法传统所进行的研究,比较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shijiec.com/yljg/1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