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院校管理工作一二十年来所带学生近万计,他们在各行各业成长成才,也不乏佼佼者。然近几年来,时常听到一点痛心疾首的事:有出走的、有经神异常的、有伤残的,还有伤人伤己的、更有极个别跳楼拟或是跳水自杀的……本人以为这些个案的出现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并加强学习研究予以解决。
?一、基本释义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所形成的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统称为管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管理学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有效达到管理目的的指南。
?二、不同阶段的职能
我这里主要探讨院校教育管理者的不同阶段的基本职能。
先说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依据:《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幼儿园教育管理者
他的对象是3一6岁的幼儿。主要是真善美的启蒙,以及衣食住行最基本的自理养成,最基础安全知识、礼仪、人物称谓、性別等,适当的心智开发。所有管理者(人员)均在言行举止上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因人之初的模仿非常关键。
?2、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管理者
他的对象是6一15岁的青少年。主要是基础知识、科学常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精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所有管理者均在言行举止上引领管理对象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为有益于个人、他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人。
?3、高中教育阶段教育管理者
他的对象是16一18岁的青少年。主要是承结1、2的基础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基本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分类:文理、体育艺术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当然进一步贯穿强化德的教育。
?4、大专院校阶段教育管理者
他的对象是19一22(24甚至到26或27、28)。主要是在3的基础上分类出农林牧医教研体育文化等初选人员及社会技能类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始终贯穿的是服务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利于个人发展与家庭和谐的教育。
?三、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管一切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已经明确,它不仅是对被管理者,更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德高为范,这是首要的基本的前提。故四个阶段的管理,德的教育始终贯穿其中,而管理者的德的教育终其一生。学高为师。管理者要穷其一生为其对象“传道、授业、解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强健利已利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乐于为他人服务。总之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另外,对管理者要进行定期考评,并要实施动态清理机制。即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管理者,也不是永远都是一个好管理者。
故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应是(在相对良好社会和自然环境下):会计划,能组织、善领导、会协调、能控制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至始至终,无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总而言之:对管理者,尤其是直接与其对象接触的管理者而言,政治站位要高,本位意识要强,换位思考要常。如此,教育方针的内容就能实起来,目标就能早日实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