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们被这条新闻刷屏了~
仔细研究研究,发现新课改之下的劳动课程标准,可不只种菜烧饭那么简单!
新课标下语文、数学、科学的关键目标变化,我们惊喜的发现每一门学科都在强调的跨学科、思辨力、情境式,这些教育新目标与新形式都是STEM课程的核心价值!
更有意思的,劳动课我们都不想放过!
通过托特科学的课程与劳动新课标任务群的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本次新课改不只是形式上的升维,更是教育方式的革新!
资料图:小学生们体验收割水稻。陈超摄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
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
任务群学习数量
看到这里,Papio也是特别的兴奋,因为在我们托特科学的课堂里,孩子们已经很早就开始接触这些任务,并在不同的主题里更加深入的探究了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并进一步升维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跨学科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在托特的课堂里,我们是如何升维解决这些任务的吧。
任务群1清洁与卫生
学段1-4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日常清洁与卫生行为做出了很多基本的引导,例如个人的卫生管理,班级环境的清洁等,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关于这一任务的课程主题也非常丰富,比如有趣的真菌,细菌杀手,揭秘洗手液,病原微生物等等,我们很多的课程主题都会追本溯源,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比如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实验探究的方式去进一步了解病菌是怎么形成的,从而更加注重个人的清洁与卫生。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病原微生物
知道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吗?
本次课采用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开展。通过情景模拟与讨论分享,引导小朋友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概念。通过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切片,认识病菌的些基本形态,知道常见的杀菌方法。通过使用紫外线灯和病毒模拟液,探寻生活中的病毒传播方式,了解常见的灭活方法。知道如何正确清洗双手。在知识迁移中,知道什么是人体免疫系统,此过程的学习与训练,加强学员的观察和分析技能。建立内在的防护意识和医学启蒙。
任务群2整理与收纳
学段1-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整理收纳能力的培养做出了长达9年的周期规划,从低年级阶段最基本的个人物品的整理到高年级阶段整理归纳能力的形成,做出了很多具体的行为方式引导,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我们除了会在多样的主题课程里常态化的融入了对于使用工具、课程物料等的分类收纳习惯培养,更是升维到了这一行为背后的更关键的能力培养:时间管理和统筹计划!
比如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培养孩子们对于时间管理和统筹规划的能力,这也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对于整理与收纳的计划性培养,托特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可能会提前课标6-7年!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时间飞逝
时间飞逝
时光如流水,去而不复返,时间是平凡而珍贵的,但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时间意味着什么?如何去观测和感知时间?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本次课程,我们将以时间为主题,在一系列的探究与制作过程中,使学员认识和感知时间,初步了解做好时间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本课程以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展开。首先,通过讨论分享,引出时间的概念,引发学员对时间的探究兴趣;之后,通过观察与制作时钟,使学员知道时钟可以用来记录时间,初步认识三个指针之间运动快慢的关系;紧接着,通过观看视频与讨论分享,使学员对时间长短有所感知,了解“一天”这个时间概念;
然后,教师向学员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引导学员了解制定时间计划表的方法,并制定自己的时间计划表,使学员了解合理安排时间及制定时间计划表的意义。培养孩子预测、评价、抽象、好奇心和分享这5项主要核心技能。
任务群3烹饪与营养
学段1-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烹饪与营养任务的设置同样做出了长达9年的周期规划,从低年级阶段最基本的食材认知到高年级阶段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的了解,也有很多具体的内容要求,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我们的孩子们会通过丰富的主题和实验,更早地接触食物背后的奥秘,并能在自主、有趣、开放的课堂形式下,升维探究营养学的精彩世界。这类的主题也非常的丰富,比如食物中的营养,食物去哪了,泡腾的乐趣等等。
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带着孩子们对于健康饮食背后逻辑的探究,并能设计出营养餐单,关于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样会提前课标5-6年!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食物中的营养
NUTTYNUTRIENTS
人体是一座复杂的化学工厂,进行着各种奇妙的生化反应,那原料从哪儿来?动力从哪儿来?聪明的你一定知道答案——食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能维持我们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食物中的营养: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哪些食物会含有这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人体又有什么作用呢?在这堂课上,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除此之外,还会通过一个有趣的Scratch小游戏,直观地了解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将化身小小营养师,利用不同的食物贴纸,选择不同的食物搭配,为自己设计出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哦~
任务群4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学段3-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的任务设置是从3年级才开始的,整个小学阶段主要以小家电及常见的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为目标,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有了对于部分原理的简单了解和动手操作,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我们的孩子从4,5岁开始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工程类课程掌握一些工具器材的基本使用了,并且在相关主题的探究中,课程升维已经开始了解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并能结合人工智能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吸尘器这样一个常见的家用电器入手,带着孩子们通过项目制的学习,体验从探究原理到动手制作一台迷你吸尘器的全过程!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超级吸力
SuperSuction
超级吸力
生活中常见的吸尘器蕴藏着奇妙的物理原理,为了让孩子更主动也更清楚的去理解这抽象的原理,本次课程会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制作吸尘器的过程中,认识并初步了解吸尘器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并结合人工智能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本次课程开始时教师会通过有趣的大象鼻子和吸尘器的故事,确定本节课的任务——制作吸尘器;接着会请小朋友轮流使用自制吸尘器,了解吸尘器的工作过程,随后带领学员认识吸尘器的组成部分,并预测和介绍各部分功能,紧接着我们会请学员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电池、马达、软管、亚克力板等,讨论并制定出制作吸尘器的计划;然后,请学员进行制作并测试。
课上更多地是让学员体验PBL的项目式学习过程,所以课上会请学员测试提前准备好的吸尘器,引导学员对成品做进一步改进;接下来,教师引导学员结合iPad和小车机器人,对吸尘器进行智能化改进,最后,教师请学员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带领学员进行总结。
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讨论、计划与组装,使学员初步了解吸尘器的结构、完成吸尘器大体结构的制作;通过测试并改进提前准备好的吸尘器,使吸尘器更智能化。
思维技能目标
本节课程内容通过实验和老师的引导讲解,整体贯穿培养孩子表达交流、分享、预测、计划、综合这5项主要核心技能。
任务群5农业生产劳动
学段1-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农业生产劳动任务同样做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例如植物的养殖,家禽的喂养等,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有更多的关于种植养殖知识的了解。
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关于这一任务的课程主题从4岁开始就已经相当丰富,比如小鱼不腥,小鸡孵化,酷酷的种子,五谷之麦-面粉,万物生长等等,我们很多的课程主题种植养殖之外,还会升维到生命科学甚至仿生学的领域,去探究动植物形态变化、发育背后的生存原理和逻辑。
比如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实验探究的方式去进一步了解鱼的身体构造以及生活形态背后的原理。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小鱼不腥
本周的主题是——小鱼不腥。
鱼身上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是怎么形成的?
鱼鳞是怎么排列的?
为什么鱼的身体是软的,鱼鳞却是硬的,而且是相互重叠的?
不同部位的鱼鳍它们的作用一样嘛?
鱼的内脏会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为什么鱼鳃是丝状的呢?
最后,实验操作并分享:鱼在水中是如何通过控制鱼鳔实现上浮下沉的?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接的接触到,我们打破了传统教学常规,直接把鱼搬到了我们的实验室课堂。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们认识到鱼的具体外部结构;鱼头,鱼身,鱼尾巴,鱼鳞,鱼鳍。
触摸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自己的亲身接触给出了一个又一个回答,老师一一作出解释。
原来鱼鳞外有一层粘液,这是避免寄生虫感染;鱼鳞可以像铠甲一样保护鱼的身体,所以很硬。
通过视频,孩子们发现尾鳍可以使前进产生动力,老师补充说背鳍可以使鱼保持直立,胸鳍可以转换方向和保持平衡,腹鳍可以保持平衡,尾鳍是辅助鳍,可以维持直立。
老师采用解剖工具给小朋友们解剖鱼,从鱼鳃到内脏一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最后还通过气球、钢珠、输液管和针筒的作用,模拟了鱼膘,让孩子们感受它的作用。
任务群6传统工艺制作
学段1-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传统工艺制作任务更多从实际动手方面做出要求,例如泥塑,编制,布艺等实传统艺术品的制作,并会在初中阶段提出结合制作过程的表达要求。
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关于传统工艺制作这一主题任务的课程也非常有特色,比如蓝晒,印刷术,皮影戏等等,而且我们很多的课程除了动手制作,还会升维探究这些工艺背后的技术逻辑和科学现象,并会结合孩子们的自主思考和表达,更好的理解传统工艺带来的文化价值。
比如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皮影戏这个非常经典的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制作和表演,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是一次很好的文化熏陶和表达培养。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月光影子游戏
MoonlightShadowPlay
月光影子游戏
本次课作为项目类课程。课程开始,通过老师展示的一段自己编排的皮影戏,激发学员对皮影的探究兴趣,并明确本节课任务--创作并表演一段皮影戏。
通过引导小朋友观察准备好的道具、讨论,带领小朋友制定皮影创作与表演计划。
接着,引导小朋友参照教师的表演方法并自主探究讨论,使小朋友了解皮影戏表演方法和道具使用要领。
紧接着,小朋友将按照制定的计划彩排皮影故事。彩排过之后,大家将迎接首演并对自我及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同时需要根据他人的建议对本组的皮影戏进行优化。
最终将展示作品,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享制作经历与心得体会。培养孩子观察、评价、概括、创新思维、合作这5项主要核心技能。
任务群7工业生产劳动
学段5-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工业生产劳动的任务设置是从5年级才开始的,中小学生对于这个领域的接触形式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任务设置的要求也是更多从工业项目的简单加工体验入手。到了初中阶段才开始有了对于设计加工的初步尝试。
而在托特科学的课堂,我们的孩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早的接触此类课程,不仅仅体验工业的加工过程,还会升维探究背后的工艺原理和进行设计制作。托特科学这类的课程主题也非常多。
比如:原电池,牙膏的秘密,啊纸等等。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衣服这样一件工业化产品入手,带着孩子们了解制作材质、工艺并能通过热转印等技术进行设计制作!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衣服的秘密
Secretofclothing
衣服的秘密
本周的主题是——衣服的秘密。
如果你们的衣服脏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该如何清洗呢?
你们知道什么是水洗唛吗?
如何区分不同布料呢?
不同布料燃烧后会有什么现象呢?
你们知道如何把照片和图案印在衣服上嘛?
最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吧!
小朋友们有见过妈妈洗过衣服吗?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是将衣服全放进洗衣机还是将衣服进行分类呢?
洗衣服为什么要将衣服进行分类呢?有的衣服为什么还不能机洗呢?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来学习一下吧!
如果一件衣服需要清洗,我们从哪里知道这件衣服的一些基本信息呢?
每件衣服上都有一个标签,上面有本产品的款号,尺寸,大小,产品成分,水洗符号,洗涤注意事项,等等;不同的衣服、面料标签上的信息自然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个标签叫做水洗唛。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衣服是什么材质的,应该怎样去清洗它们。
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来帮布料找到属于它们自己的水洗唛,根据前认知和自己的触感,将布料和水洗唛进行初步的配对。
不同布料的布面结构,织物特性和产品用途都是不一样的。那除了手感触摸来区分面料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更科学的办法呢?
布料燃烧;通过观察布料燃烧时是否有收缩,火焰的颜色,布料燃烧时的状态,产生的气味,以及残留物的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来区分布料。
自己来动手烧一烧,闻一闻,看一看吧。(但是要记住安全哦!)
通过燃烧六种不同的布料实验,观察得出不同的布料,它的火焰颜色,产生的气味以及残留物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了解完面料的特点之后,老师又问孩子们衣服上的图案又是怎么出现在上面的呢?
本节课让大家了解热转印法,首先我们用到的是热转印纸,需要用马克笔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再利用熨斗转印到我们的手帕上。
任务群8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学段5-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的任务设置也是从5年级才开始的,这个领域涉及到更多的高精尖技术设备,所以很多孩子体验的机会并不多.
而在托特科学,我们拥有超过+国际一线科技教具,模块机器人、巡线机器人、球形机器人、激光切割机、机械手臂、范式起电机、3D打印机、VR技术、Leapmotion、各种动植物标本和活体等等,让孩子们更早的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的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下面这个课程主题就是从孩子们喜欢的恐龙主题入手,通过AR技术生动还原了各种类型的恐龙及及构造,让孩子通过新科技体验,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恐龙之谜
本课程以中心发散的逻辑关系展开。课程开始,通过视频,使小朋友知道恐龙分为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带领小朋友观察数字化模型,使小朋友近距离地观察恐龙,了解食草恐龙与食肉恐龙的特点;
任务群9现代服务业劳动
学段3-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现代服务业劳动的任务设置是从3年级才开始的,小学阶段更多还是体验,到了初中才开始涉及到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的参与,例如基于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等情况,提供旅游景点设计等现代旅游服务。
在托特的课堂,这类课程已经升维成了PBL项目式主题,孩子们已经可以在5岁通过参与PBL项目式主题来设计制作游乐场了,整个过程除了动手实操,还会涉及到跨学科、规划、统筹、协调、分工等等能力。
托特相关课程主题:筑梦游乐场
任务群10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学段3-9年级
劳动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任务设置也一个非常棒的版块,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
托特科学也是一直注重这一领域的推动,我们和区域科协合作开展的自然展、科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中都有很多托特小学员的身影,尤其是近期刚刚结束的科普大使活动,更是让我们的托特小学员们有了更多科普传播的机会,他们也会带着自己在托特学到的知识,在后期更多的投身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特定活动志愿者等,将科学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托特相关主题:科普大使
写在最后
未来教育对于孩子的培养更加多元,也更加突出了价值导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
时代需要培养下一代“人之为人”的本质能力,不仅仅是能解答问题,而是会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未来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的孩子无法从现有的书本中找到解决未知世界的答案!
认知的高度、思维的深度、策略的广度,终将影响孩子的思辨与创新
然后,通识教育的体验和深度探究,多么关键!
托特科学也是一直践行以“跨学科、动手做、实践性”的核心教育理念,
以激活学习者为目的,让真正的学习自然发生;
通过PBL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失败、合作和成功,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高阶思维方式、提升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
从而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未来人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